凉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凉山州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3 14:55:20   浏览:960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凉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凉山州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的通知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凉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凉山州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的通知


凉府发〔2008〕14号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政府各部门:

  《凉山州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已经九届州政府第28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现予印发。



                        二〇〇八年七月十七日




凉山州人民政府工作规则

第一章 总 则



  一、为规范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州政府)工作,依法行使职权,提高行政效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及《国务院工作规则》、《四川省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结合州政府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则。

  二、州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领导下,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努力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

  三、州政府工作的准则是,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健全监督制度,加强廉政建设。

  四、州政府领导全州各级人民政府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保证宪法、法律、法规、省政府的命令、决定,州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议、决定,在全州行政机关中全面贯彻实施。

  五、全州行政机关要加强行政效能建设,认真执行行政机关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等制度,转变工作作风,改进管理方式,增强执行力,提高行政效能。



第二章 组成人员职责



  六、州政府由下列人员组成:州长、副州长、秘书长和各委员会主任、各办公室主任、各局局长。

  七、州政府组成人员要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执政为民,忠于职守,求真务实,勤勉廉洁。

  八、州政府实行州长负责制。州长领导州政府的工作;负责常务工作的副州长协助州长处理州政府的日常工作;副州长协助州长工作。

  九、州长召集和主持州政府全体会议。州长或州长委托负责常务工作的副州长召集和主持州政府常务会议。州政府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必须经州政府全体会议或州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决定。

  十、副州长按分工负责处理分管工作。受州长委托,负责其他方面的工作或专项任务,并代表州政府进行外事活动。

  十一、秘书长协助、配合负责常务工作的副州长处理州政府的日常工作,领导州政府办公室的工作。

  十二、州长出国访问期间,由负责常务工作的副州长代行州长职务。

  十三、州政府各委、办、局实行主任、局长负责制,由其领导本部门工作。

  各委、办、局根据法律、条例、规章,以及上级政府及其组成部门的决定、命令、规范性文件和州政府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职权范围内制定规范性文件。

  审计局在州长和省审计厅的双重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州政府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顾全大局,精诚团结,相互协调,维护政令统一,切实贯彻落实州政府各项工作部署。



第三章 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十四、州政府及其各部门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十五、健全经济调节职能,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引导和调控经济运行,促进全州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十六、严格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推进公平准入,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征信体系,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十七、加强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强化政府促进就业和调节收入分配职能,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推进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社区建设,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坚持平等互助,增进民族团结。妥善处理社会各种关系和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建立健全各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

  十八、强化公共服务,完善公共政策,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努力提供和逐步完善公共产品和服务,建立健全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监管和绩效评估制度,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四章 实行科学民主决策




  十九、州政府及各部门要健全重大事项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完善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

  二十、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体系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财政预决算草案、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议案、经济调控和改革开放的政策措施、社会管理事务、大型项目和关系社会稳定及其他急要事项等重大决策,由州政府全体会议或州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决定。

  二十一、各部门提请州政府研究决定的重大事项,都必须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并经专家或研究、咨询机构等进行必要性、可行性、合法性论证。涉及相关部门的,应充分协商;涉及县市的,应事先征求意见;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必要时应举行听证会。

  二十二、州政府在作出重大决策前,根据需要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直接听取民主党派、群众团体、专家学者、基层群众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二十三、各部门、各县市政府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州政府的决定,及时跟踪和反馈执行情况。州政府办公室要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政令畅通。



第五章 坚持依法行政



  二十四、州政府及各部门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行使行政权力。

  二十五、州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时提出地方性法规草案、制定规范性文件,修改或废止不相适应的规范性文件。拟定和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地方性法规草案、行政措施或决定,原则上都要公布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地方行政性法规实施后要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完善。州政府规范性文件报省人民政府和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二十六、各部门、各县市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必须符合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省政府、州政府的决定、命令以及国家的方针政策,并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涉及两个以上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应由州政府发布决定和命令,或由有关部门联合制定规范性文件。部门联合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发布前须经州政府批准。部门规范性文件要依法及时报州政府备案,由州政府法制机构审查并定期向州政府报告。制定机关要定期对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

  二十七、州政府的规范性文件和提请州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审议的地方性法规草案,由州政府法制机构审查或组织起草,经州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审定。州政府规范性文件的解释工作由州政府法制机构承办。

  二十八、严格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制和执法过错或错案责任追究制,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切实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第六章 推进政务公开



  二十九、州政府及各部门要大力推进政务公开,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

  三十、州政府全体会议和常务会议研究决定的事项、州政府及各部门制定的政策、制发的公文,除法律规定需要保密的外,应及时公布。

  三十一、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需要群众广泛知晓的事项以及法律和州政府规定需要公开的其他事项,均应通过政府网站、政府公报、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方式,依法、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

  三十二、进一步健全州政府新闻发布会和发言人制度。秘书长为州政府新闻发言人,根据需要举行新闻发布会。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服务的作用,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第七章 健全行政监督制度




  三十三、州政府要自觉接受州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认真负责地报告工作,接受询问和质询,依法备案规范性文件;自觉接受州政协的民主监督,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

  三十四、州政府各部门要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接受司法机关实施的监督;同时要自觉接受监察、审计等部门的专项监督。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查处和整改并向州政府报告。

  三十五、加强全州行政系统内部监督,健全政府层级监督制度。州政府各部门要严格执行行政复议法、四川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及时撤销或修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范性文件,纠正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并主动征询和认真听取县市政府及其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三十六、州政府及各部门要接受新闻舆论和群众的监督。对新闻媒体报道和群众反映的重大问题,州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积极主动地查处和整改。

  三十七、州政府及各部门要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和州长公开电话工作,认真执行国务院《信访条例》,进一步完善信访制度,确保信访渠道的畅通;州政府领导同志及各部门负责人要亲自阅批重要的群众来信。要切实做好州长公开电话的办理工作,及时答复和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充分发挥州长公开电话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三十八、州政府及各部门要推行行政问责制度和绩效管理制度,明确问责范围,规范问责程序,严格责任追究,提高政府公信力。



第八章 加强廉政建设



  三十九、州政府及各部门要从严治政。对职权范围内的事项要严格按程序和时限办理,对不符合规定的事项要坚持原则不得办理;对因推诿、拖延等官僚作风及失职、渎职造成影响和损失的,要追究责任;对越权办事、以权谋私等违规、违纪、违法行为,要严肃查处。

  四十、州政府及各部门要严格执行财经纪律,规范公务接待,不得用公款相互送礼和宴请,不得接受下级和基层的送礼和宴请。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勤俭办一切事情,切实降低行政成本,建设节约型机关。

  四十一、州政府组成人员要廉洁从政,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有关廉洁自律的规定,不得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为本人或特定关系人谋取不正当利益;要严格要求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不得利用特殊身份拉关系、谋私利。


第九章 会议制度



  四十二、州政府实行州政府全体会议和州政府常务会议制度。

  四十三、州政府全体会议由州长、副州长、秘书长和州政府组成部门的各委、办主任、各局局长组成。凉山军分区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州政府调研员、副秘书长、州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州政府各直属机构、综合办事机构和州级有关单位(含省垂直管理部门和省、州双重领导单位)的负责同志列席州政府全体会议。根据会议需要县市长可列席全体会议。

  邀请州人大常委会、州政协、州法院、州检察院、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列席州政府全体会议。

  州政府全体会议一般每半年召开一次,由州长召集和主持。州政府全体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一)传达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及州委的重要指示、决定和重要会议精神;

  (二)讨论和决定州政府工作中的重大事项;

  (三)总结、部署州政府的重要工作;

  (四)通报全州经济社会形势;

  (五)讨论提交州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

  (六)讨论通过按照法律规定需由州政府全体会议决定的其他重要事项。

  四十四、州政府常务会议由州长、副州长、秘书长组成。会议出席人员必须在常务会议组成人员的半数以上。凉山军分区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州政府调研员、州政府副秘书长、州政府办公室副主任、与议题有关的州级部门主要负责人列席州政府常务会议。根据需要邀请州人大常委会、州政协有关领导及有关部门和新闻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列席州政府常务会议。

  州政府常务会议一般每月召开2-3次。如有需要可不定期召开。州政府常务会议由州长召集和主持。州政府常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一)研究制订完成上级下达的重要任务的措施,讨论决定上报省政府和州委的重要请示、报告;

  (二)研究分析全州经济社会形势;

  (三)讨论决定州政府的工作安排、立法计划和其他重大问题;

  (四)讨论和审议提交州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的地方性法规草案等议案、工作报告和必须经州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人事任免事项;

  (五)讨论决定由州政府公布的决定、命令和规范性文件;

  (六)听取有关部门、县市政府的专题汇报,研究有关政策措施,讨论决定有关重要事项;

  (七)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讨论决定州政府各部门领导干部的职务任免,各部门、各县市领导干部的奖惩,以及以州政府名义召开的需要县市政府领导同志参加的会议,以州政府名义对个人、集体的表彰、奖励等;

  (八)通报和讨论州政府其他事项及州长认为须经常务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

  四十五、提请州政府全体会议和州政府常务会议讨论的议题,由州政府分管领导同志协调或审核后提出,报州长确定;会议文件由州长批印。州政府全体会议和州政府常务会议的组织工作由州政府办公室负责,文件和议题于会前按规定时间送达与会同志。

  四十六、州政府领导同志不能出席州政府全体会议和州政府常务会议,向州长或负责常务工作的副州长请假。州政府全体会议其他组成人员或州政府常务会议列席人员请假,由州政府办公室汇总后向州长报告。

  四十七、州政府全体会议和州政府常务会议的纪要,由州长签发。

  四十八、副州长、秘书长受州长的委托或按照工作分工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协调和处理州政府工作中的有关问题并形成会议纪要。

  四十九、州政府及各部门召开的工作会议,要减少数量,控制规模,严格审批。应由各部门召开的全州性工作会议,不以州政府或州政府办公室的名义召开,一般不邀请县市政府负责人出席,确需邀请的须报州政府批准。全州性会议应尽可能采用简便、快捷、节俭的形式召开。



第十章 公文审批



  五十、各部门、各县市政府报送州政府的公文,应当符合《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四川省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实施细则》的规定。除州政府领导同志交办事项和必须直接报送的绝密事项外,一律送州政府办公室统一按规定程序办理,不得直接向州政府领导同志个人报送公文。各部门报送州政府的请示性公文,部门间如有分歧意见,主办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要主动协商,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应列出各方理据,提出办理建议,分管副州长应及时协调处理。

  五十一、各部门、各县市政府报送州政府审批的公文,由州政府办公室按照州政府领导同志分工呈批,重大事项报州长审批。如属有关部门职责范围内的问题,由州政府办公室直接转交有关部门办理,承办部门应及时向州政府办公室反馈办理结果。

  五十二、州政府发布的决定、命令,向州人民代表大会或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的草案、议案、人事任免,由州长签署。

  五十三、以州政府名义发文,经州政府分管领导同志审核后,由州长签发。属于分管副州长职权范围的事项并以州政府函件下达的,可授权分管副州长签发;常规事项的行文,可由秘书长签发。

  以州政府办公室名义下发的政务类公文,由分管副州长或州政府秘书长签发。以州政府办公室名义下发的事务类函件可由秘书长或副秘书长签发。

  属部门职权范围内事务,应由部门自行发文或联合发文的,不得要求州政府批转或州政府办公室转发。

  各部门报请以州政府或州政府办公室名义发文,可根据情况经分管副州长或秘书长审签后授权有关部门冠“经州政府×××副州长或秘书长同意”向各部门、各县市政府行文。

  五十四、州政府及各部门要坚持“确有必要、注重效用”的行文原则,进一步精简公文。要加快推进网络化办公进程,提高公文办理的效率。

第十一章 纪律和作风



  五十五、州政府组成人员要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的工作部署,严格遵守纪律,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五十六、州政府组成人员必须坚决执行州委、州政府的决定,如有不同意见可提请再议,但在没有重新做出决策前,不得有任何与州委、州政府决定相违背的言论和行为;授权代表州政府发表讲话或文章,事先须经州政府同意。

  五十七、州政府各部门发布涉及政府重要工作部署、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问题、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事项的信息,须经严格评估审定,重大情况要及时向州政府报告。

  五十八、州政府组成人员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有关外事纪律。

  五十九、州政府组成人员要做学习的表率,州政府及各部门要建设学习型机关。

  六十、州政府领导同志要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指导工作,解决实际问题。下基层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不准地方负责人到车站及辖界处迎送。

  六十一、州政府领导同志不为部门和地方的会议活动等发贺信、贺电、题词。因特殊需要发贺信、贺电和题词,一般不公开发表。州政府领导同志出席会议活动、下基层考察调研的新闻报道和外事活动安排,按有关规定办理。

  六十二、州政府组成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报告和请销假制度。州长与分管常务的副州长一般不同时外出。副州长、秘书长出差、休假应事先报告州长或州委授权报告负责常务工作的副州长。州长、副州长、秘书长外出活动的安排和在外地的活动情况,要及时告知州政府办公室,由州政府办公室通报其他领导同志。

  州政府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外出,应事先向州政府办公室报告,由州政府办公室向州政府领导同志报告。对州政府召开的会议,各部门负责人因故不能出席的,应提前向会议主持人请假,未经同意不得由他人代替出席。

  州政府直属机构、办事机构、直属事业单位适用本规则。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江苏省太湖风景名胜区条例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


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公 告

第131号

  

   《江苏省太湖风景名胜区条例》已由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7年3月30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2007年3月30日

  
江苏省太湖风景名胜区条例

(2007年3月30日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太湖风景名胜区管理,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太湖风景名胜资源,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太湖风景名胜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太湖风景名胜区的规划、保护、利用和管理,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太湖风景名胜区,包括木渎、石湖、光福、东山、西山、甪直、同里、虞山、梅粱湖、蠡湖、锡惠、马山、阳羡等十三个景区和泰伯庙、泰伯墓两个独立景点。具体范围以国务院批准的《太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确定的区域为准。

  第三条 太湖风景名胜区实行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原则。

  第四条 太湖风景名胜区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正确处理城乡建设与风景名胜资源保护的关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保护太湖风景名胜区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其所处的大气、水体、地貌等自然环境;对破坏严重的景观、自然环境等风景名胜资源,应当加大投入,限期治理,恢复原貌。

  第五条 省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太湖风景名胜区的监督管理工作。

  省人民政府设立的太湖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以下简称省管理机构)负责太湖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利用和统一管理工作。太湖风景名胜区所在地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设立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以下简称市、县管理机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条例的规定,负责本辖区内景区、景点的保护、利用和管理工作。市、县管理机构业务上接受省管理机构的指导。

  太湖风景名胜区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负责太湖风景名胜区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的义务,并有权制止、检举破坏风景名胜资源的行为。

  对保护太湖风景名胜资源作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规  划  

  第七条 太湖风景名胜区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第八条 太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应当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服从保护的原则,突出太湖独特的自然山水与吴文化交融的特点,强化对太湖自然岸线形态、湖岛、山体、湿地与沿湖地带以及历史文化街区、村镇和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保存江南水乡的独特风貌,保持太湖水系的完整性。

  太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应当包含太湖风景名胜区的范围、性质、风景资源评价、保护目标、生态资源保护措施、重大建设项目布局、开发利用强度以及太湖风景名胜区的功能结构、空间布局、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的范围、游船容量、游客容量、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等内容。

  太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湖泊保护规划以及有关文物保护的规划之间应当相互衔接。

  太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应当将太湖风景名胜区内人文自然景观集中、最具观赏价值、最需要严格保护的区域,划为核心景区。

  第九条 太湖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应当符合总体规划,并根据核心景区和核心景区外的其他景区的不同要求编制,确定基础设施、旅游设施、文化设施等建设项目的选址、布局与规模,明确建设用地范围和规划设计条件。

  第十条 太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由省建设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征求有关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和省有关部门意见,经省人民政府审查后,报国务院审批。

  太湖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由省建设主管部门会同有关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审批。

第三章 保  护  

  第十一条 太湖风景名胜区内的景观和自然环境,应当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严格保护,不得破坏或者随意改变。

  市、县管理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太湖风景名胜区内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进行调查和登记,建立健全太湖风景名胜资源保护的各项管理制度。

  第十二条 太湖风景名胜区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太湖风景名胜区规划,确定核心景区的保护目标和管理要求,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第十三条 太湖风景名胜区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太湖风景名胜区规划要求,对风景名胜区内的历史文化街区、村镇和不可移动文物、古树名木等需要重点保护的资源制定特殊保护措施,并按照原有风貌及时组织抢救、维护。

  第十四条 太湖风景名胜区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河流、湖泊等水体和湿地的保护,有计划、有步骤地治理太湖,严格控制并逐步减少渔业养殖的规模和范围,治理工业、农业面源、生活污水等各种污染源,改造出入湖河道,保护和恢复太湖良好的自然生态。

  第十五条 太湖风景名胜区区域内水体列为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一级保护区,适用《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有关一级保护区的规定。

  太湖风景名胜区内的所有污染物必须经过处理。禁止将未经处理或者处理未达到国家或者省规定标准的生产、生活污水排入水体。禁止向水体倾倒垃圾及其他污染物。

  在太湖水域航行、停泊、作业的船舶,应当遵守《江苏省内河水域船舶污染防治条例》的规定。

  第十六条 进入或者居住在太湖风景名胜区的人员,应当自觉遵守太湖风景名胜区的有关规定,保护太湖风景名胜区的景物、水体、林草植被、野生动物和各项设施,维护环境卫生和公共秩序。

  第十七条 在太湖风景名胜区内禁止进行下列活动:

  (一)开山、采石、开矿、开荒、填湖、修坟立碑等破坏景观、植被和地形地貌的活动;

  (二)修建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设施或者堆放、弃置、处理废渣、尾矿、油料、含病原体污染物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

  (三)在景物或者设施上刻划、涂污;

  (四)乱扔垃圾。

  第十八条 禁止违反太湖风景名胜区规划,在太湖风景名胜区内设立各类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生产性企业和在核心景区内建设宾馆、招待所、培训中心、疗养院、商业用房、住宅、餐厅以及与保护太湖风景名胜资源无关的其他建筑物。本条例实施前已有的上述建筑物不得以改造、修缮的名义扩大规模,并应当按照太湖风景名胜区规划的要求,逐步迁出。

  第十九条 在太湖风景名胜区内从事风景名胜区管理法律、行政法规禁止范围以外的建设活动,投资额在一千万元以上或者占地面积五千平方米以上的建设项目以及在核心景区建设的项目,经省管理机构审核后,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办理审批手续;其他建设项目经市、县管理机构审核后,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办理审批手续。市、县管理机构办理审核的建设项目应当报省管理机构备案。

  前款规定建设项目的具体标准,因情况变化需要调整的,由省人民政府决定。

  第二十条 在太湖风景名胜区内设置、张贴商业广告、举办大型游乐等活动,应当经市、县管理机构审核后,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报有关部门批准。

  在太湖风景名胜区内从事改变水资源、水环境自然状态和其他影响生态和景观的活动,应当经省管理机构审核后,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报有关部门批准。

  第二十一条 在太湖风景名胜区内进行下列活动,有关部门在审批前,应当征求市、县管理机构的意见:

  (一)设置穿越景区的空中、水上游览航线;

  (二)科学考察、采集标本;

  (三)拍摄影视片;

  (四)其他涉及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活动。

  第二十二条 在太湖风景名胜区内进行建设活动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当制定景观修复、植被保护、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方案,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周围景物、水体、林草植被、野生动物资源和地形地貌。

  第二十三条 省管理机构建立太湖风景名胜区管理信息系统。

  市、县管理机构负责对所辖景区、景点的太湖风景名胜区规划实施和资源保护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定期向省建设主管部门报送监测报告。省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向省人民政府报告太湖风景名胜区规划实施和资源保护情况。

第四章 利用和管理

  第二十四条 太湖风景名胜区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太湖风景名胜区规划,合理利用资源,改善交通、服务设施等游览条件。

  市、县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太湖风景名胜区规划,设立规范的太湖风景名胜区景区、景点标志、界桩、路标和安全警示等标牌、标识。

  第二十五条 太湖风景名胜区内水、土地、林木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当符合太湖风景名胜区规划,并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已经进行的开发利用活动不符合太湖风景名胜区规划要求的,省建设主管部门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

  第二十六条 太湖风景名胜区内的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度假区、农业示范园区、地质公园等专类园区,涉及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和建设的活动,应当服从太湖风景名胜区规划要求。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七条 在太湖风景名胜区内,已建博物馆、保管所或者辟为参观游览场所的国有文物保护单位,不得作为企业资产经营。对涉及不可移动文物的工程项目,应当依据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办理审批手续。

  太湖风景名胜区内设立宗教活动场所,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办理审批手续。

  第二十八条 太湖风景名胜区内的建设项目应当符合太湖风景名胜区规划的要求,其布局、高度、体量、造型、风格和色调等,应当和周围环境相协调。不得建设破坏景观、危害安全、污染环境、影响防洪和降低水功能区水质、妨碍游览的项目和设施。

  第二十九条 市、县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安全保障制度,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禁止超过允许容量接纳游船、游客。禁止在没有安全保障的区域开展游览活动。

  第三十条 省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太湖风景名胜区规划实施情况、资源保护状况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应当依法及时纠正、处理。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太湖风景名胜区规划在太湖风景名胜区内设立各类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生产性企业的;

  (二)将博物馆、保管所或者辟为参观游览场所的国有文物保护单位作为企业资产经营的;

  (三)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其他行为。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市、县管理机构超越职权审核同意在太湖风景名胜区内进行建设活动的,由设立该管理机构的人民政府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处分。

  违反本条例规定,市、县管理机构超过允许容量接纳游船、游客或者在没有安全保障的区域开展游览活动,或者未按规定报送太湖风景名胜区规划实施和资源保护情况监测报告的,由设立该管理机构的人民政府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处分。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县管理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恢复原状或者限期拆除,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五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在太湖风景名胜区内进行开山、采石、开矿、填湖等破坏景观、植被、地形地貌活动的;

  (二)在太湖风景名胜区内修建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设施或者堆放、弃置、处理废渣、尾矿、油料、含病原体污染物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

  (三)在核心景区内建设宾馆、招待所、培训中心、疗养院、商业用房、住宅、餐厅以及与太湖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无关的其他建筑物的。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批准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个人在太湖风景名胜区内进行开荒、修坟立碑等破坏景观、植被、地形地貌活动的,由市、县管理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太湖风景名胜区内从事法律、行政法规禁止范围以外的建设活动,未经省或者市、县管理机构审核的,由省或者市、县管理机构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拆除,对个人处以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处以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经市、县管理机构审核,在太湖风景名胜区内设置、张贴商业广告、举办大型游乐等活动的,由市、县管理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以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经省管理机构审核,在太湖风景名胜区内从事改变水资源、水环境自然状态和其他影响生态、景观活动的,由省管理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以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景物、设施上刻划、涂污或者在太湖风景名胜区内乱扔垃圾的,由市、县管理机构责令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处以五十元的罚款;刻划、涂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损坏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的,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和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对周围景物、水体、林草植被、野生动物资源和地形地貌造成破坏的,由市、县管理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处以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恢复原状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的,责令停止施工。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应当由市、县管理机构进行查处而未依法查处的,省管理机构可以责令其依法查处;逾期仍不查处的,省管理机构可以依法查处。

  本条例规定的违法行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有关部门已经予以处罚的,省或者市、县管理机构不再处罚。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本条例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公安局长贫困缘何能成新闻?

毛立新

安徽某县公安局长为给妻子和母亲筹集巨额医疗费,不仅卖掉了房子,而且举债30多万元。最近,安徽省政法委为这名公安局长特批了2万元困难补助金。(《新安晚报》8月14日)。此事一经媒体披露,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成为备受关注的新闻热点。
据报道,该局长家有年过七旬、体弱多病的父母,先后为妻子、母亲治病花去40余万元,儿子正在上大学,女儿在家待业,一家5口靠其一人工资生活。这情形搁在谁身上都是一付重担,对于靠工资吃饭的公务人员而言,家庭由此陷入贫困实乃正常。为什么发生在公安局长身上,就成了不正常,成了倍受关注的新闻?其中缘由,发人深思。
公安局长贫困成了新闻,说明“无官不富”已深入人心。按理说,县公安局长月薪不过两千来块,面对如此巨额的家庭开支,自然捉襟见肘,不贫困才叫不正常。但为何贫困却成了新闻?其中,暗含着公众对官员收入的理性评价:虽然工资不高,但“隐性收入”十分丰厚,这年头当官的谁还指望工资生活!民谚有云“工资基本不动、烟酒基本靠送”,虽带有几分情绪,但现实中这种官员恐非少数。
其实,说到底,成为新闻的并非是公安局长的贫困,实乃公安局长的廉洁。正是由于廉洁,才使该局长没有从权力中“致富”,因而陷入贫困。这背后的逻辑更是可怕:连廉洁都成了新闻,那腐败岂不是完全正常了。不贪污、不腐败,本是对公务人员的基本要求,没有必要当成新闻大加标榜。为什么公安局长廉洁竟成了新闻?这说明,在公众的眼里,官场似乎早已是 “无官不腐”了。
看来,公安局长贫困之所以成了新闻,背后隐藏的乃是对官场“无官不富”、“无官不腐”的消极评价。这种不正常的现象,理应引起我们的警醒:反腐倡廉前路犹远,取信于民尚需作为!
(作者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诉讼法学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