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关于颁布《长江无人分节驳营运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19:03:08   浏览:9444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交通部关于颁布《长江无人分节驳营运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

交通部


交通部关于颁布《长江无人分节驳营运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

1986年4月30日,交通部

长江航务管理局:
长航港〔1986〕191号报告悉。
为了适应当前长江航运体制改革的需要,港航应协同加强对无人分节驳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无人分节驳的营运效能,更好地为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七个五年计划服务。现颁布《长江无人分节驳营运管理〈试行〉办法》,自一九八六年七月一日起试行。
在试行中,各单位要加强领导,严格管理,认真贯彻执行,注意总结经验。如有修改补充意见,望及时告长江航务管理局。
特此通知。

长江无人分节驳营运管理〈试行〉办法
自一九七六年长江实行无人分节驳顶推船队运输以来,无人分节驳有了很大的发展,已经成为运输生产上的主要力量,对完成长江干线的运输任务,加速长江航运建设发展起了一定作用。一九七九年原长江航运管理局长航运〔1979〕934号文颁布并试行的《分节驳顶推船队营运管理〈试行〉条例》,对搞好分节驳船队营运管理初步奠定了基础,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管理薄弱、交接责任不清等问题,特别是一九八四年长江航运体制改革,实行港、航分管后,原有条例已不适应发展需要。
为了加强无人分节驳的管理,分清港船职责,落实岗位责任,保证无人分节驳航行和在港口作业的安全,根据交通部(85)交函河字430号文《关于印发长江无人分节驳管理座谈会议纪要的通知》精神,特制定《长江无人分节驳营运管理〈试行〉办法》。
一、无人分节驳的管理,必须贯彻安全质量第一的方针。各港、各轮船公司都要加强领导,设置专管机构和配备专管人员,坚持无人驳有人管,船到哪里管到哪里。建立经济责任制,严格交接制度,合理调度使用,共同管好,用好无人分节驳,充分发挥无人分节驳船队的营运效能。
二、根据无人分节驳在各港吞吐量的大小,港船双方或一方应设停靠无人分节驳的锚泊囤船或码头,配备必要的靠泊、港作、交通、通讯、动力、维修、泵水等设备。长江轮船总公司各轮船公司可在所在港设无人分节驳的维修基地。
船公司可设派驻港口的无人分节驳管理工作组或驻港代表,港口要为船方驻港人员提供食宿方便。
三、无人分节驳船队应纳入流量较大,货源稳定的专线,按“整队、定拖轮、定港口”的原则组织运行,编组船队时系结方式不同的,或到达港口不同的,纵向不能编为一列;同一船队的驳船剩余干舷应基本一致;千吨无人分节驳船编组船队时,应以单号为首驳,双号为尾驳组成一列(短缆系结尾驳不限号数);二千,五千吨无人分节驳,首驳雪撬端在前,尾驳雪撬端在后;一般不安排无人分节驳到没有专管人员和停靠设施的港口作业。
四、根据长江港口的实际情况,无人分节驳在港口的管理,可分为以下三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
港船双方在港口锚泊囤船或码头进行船舶交接,无人分节驳在港内的编解、取送、移泊作业及船舶安全,均由港口负责。
第二种形式:
无人分节驳的锚泊囤船及设施属轮船公司所有,无人分节驳在港内的编解、取送、移泊作业及安全由轮船公司负责。
第三种形式:
港口在锚泊区给轮船公司提供必要的水域和管理基地。无人分节驳运输船队抵港后,由轮船公司管理船舶的技术状况和设备,港口负责无人分节驳在港内的编解、取送、移泊作业和安全。轮船公司在港口的管理基地。可以采取与港口商定水域自设,租赁港口部分锚泊囤船或锚泊囤船部分位置和房间的办法,由双方协商解决。
各港及各轮船公司采用哪种形式,可根据具体情况,港船双方协商,商定后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和经济责任制,联合报长江航务管理局和长江轮船总公司,并抄报交通部。
五、无人分节驳的技术管理工作,港、船的分工职责如下:
船方职责:
1.负责无人分节驳在航行途中的维修和安全营运的技术管理工作。
2.负责计修、航修、临修、海损修理及日常维修保养工作。
3.办理船舶检验,保管船舶证书,收集有关技术资料,建立技术档案。
4.负责定期检查,掌握技术状况。
5.配换、更新无人分节驳的锚机、紧缆器(含钢丝绳)、电器、舱盖、人孔盖等辅机和工属具检查维修排水管系。保持船舶的适航性能和船名、水尺等符号标志的清楚、准确。
6.配换无人分节驳系泊钢丝绳,配在船上或码头由港船双方协商决定。
港方职责:
1.负责无人分节驳进港到出港期间的安全管理工作。
2.办理无人分节驳在港期间,事故损坏、工属具丢失的签证,损坏丢失费用由责任方支付。
3.为及时发航或装卸作业,应急修理损坏的无人分节驳船体和设备,维持其航行性能,不属港口原因损坏的,经船方代表签证认可,费用由责任方支付。
港方职责按管理的不同形式规定为:
1.采取第一种形式的由港方负责。
2.采取第二种形式的由船方负责。
3.采取第三种形式的在港口拖带、编队、码头作业期间由港口负责,其余由船方负责。
六、港船双方经协商决定采取第一种管理形式的,必须进行船舶技术交接。第二、三种形式不进行船舶技术交接。
分节驳船队进港靠泊后,由船方代表(推轮)向港方(锚泊囤船或码头)实行交接;编队发航前,由港方向船方实行交接。港船双方交接后必须达到以下要求才能航行或装卸作业。
1.船体不破、不漏、不严重凹凸损坏,双重底空气舱基本无积水。
2.空气舱人孔盖齐全,螺丝全部拧紧,达到水密要求。
3.锚机及电器系统完好可用。
4.联结系缆装置的锁、柱、缆椿、紧缆器及其钢丝绳基本完好。
5.货舱、甲板基本清洁,货舱内基本无积水。
6.货舱盖开关正常,滚轮无脱轨现象,舱盖面和轨槽内无煤、矿、砂等杂物。
7.吃水均衡。
交接手续必须在现场面对面进行,待双方认可后共同在交接单上签证,船方由船方代表(推轮),港方由港方代表或锚泊囤船(或码头)负责人签字。如交接不清,或不进行交接由接方负责(交接单附后)。
七、无人分节驳的货运管理和交接工作。
1.无人分节驳的货运管理有关计划、配载、装卸运输、事故处理等,应统一执行交通部制定的《水路货物运输规则》和《水路货物运输管理规则》的有关规定。
2.无人分节驳的货运交接实行船港交接,港船双方协商采取第二种管理形式的,双方在船边交接,采用第一、三种管理形式的,交接地点由港、船双方协商决定。
3.双边交接的内容如下:
(1)装货前货舱是否清洁,卸货后舱底是否卸尽。
(2)单证是否齐全,单货是否相符。
(3)水尺计量记录是否准确完整。
(4)积载是否平衡。
4.无人分节驳运输必须做到单货同行,运单传送办法由港船双方商定。无货运票据,推轮可以拒拖,到达港可以拒卸,造成损失由责任方负责。
5.发现货物异状,港、船双方应即时编制记录,按事故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6.有盖无人分节驳装运件杂货,暂按交通部〔84〕河商字138号文办理。即:有盖分节驳装运件杂货在长江干线内部原来实行的封舱交接办法。可以继续实行,但不适用于上海港和各地方港口。
长江 轮次 航次交接单 年 月 日
--------------------------------------------------------------------------------------------
| | 分 节 驳 名
序 号| 交 接 内 容 |------------------------------------------------
| |分节|分节|分节|分节|分节|分节|分节|分节
--------|--------------------------------|----|----|----|----|----|----|----|------
1 |运单份数 | | | | | | | |
--------|--------------------------------|----|----|----|----|----|----|----|------
2 |舶损坏记录 | | | | | | | |
--------|--------------------------------|----|----|----|----|----|----|----|------
3 |体有无破损 | | | | | | | |
--------|--------------------------------|----|----|----|----|----|----|----|------
4 |及锚机电器系统是否完好 | | | | | | | |
--------|--------------------------------|----|----|----|----|----|----|----|------
5 |接锁、柱是否完好 | | | | | | | |
--------|--------------------------------|----|----|----|----|----|----|----|------
6 |缆器及缆绳是否完好 | | | | | | | |
--------|--------------------------------|----|----|----|----|----|----|----|------
7 |筒、缆椿是否完好 | | | | | | | |
--------|--------------------------------|----|----|----|----|----|----|----|------
8 |重底和货舱内有无积水 | | | | | | | |
--------|--------------------------------|----|----|----|----|----|----|----|------
9 |盖是否完好 | | | | | | | |
--------|--------------------------------|----|----|----|----|----|----|----|------
10 |盖滚轮是否脱轨 | | | | | | | |
--------|--------------------------------|----|----|----|----|----|----|----|------
11 |盖板及甲板是否有杂物 | | | | | | | |
--------|--------------------------------|----|----|----|----|----|----|----|------
12 |水是否均衡 | | | | | | | |
--------|----------------------------------------------------------------------------------
检查情况|
记 录|
--------------------------------------------------------------------------------------------
1.本表始发港由港方填写。目的港 推轮、船方:长江 轮 签字 交方、接方由推轮填写。
2.逐项顺序填写,完好的记“√”, 驻港代表 有问题文字说明。
3.本表一式三份,推轮、船方驻港 港方: 港 签字 交方、接方、代表、港口各一份。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保税区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家外汇管理局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保税区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汇发[1998]8号






国家外汇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局,深圳分局;大连、青岛、宁波、张家港、广州、汕头、珠海、福州、厦门、海口分局;各中资外汇指定银行:
为了加强保税区外汇管理,堵住利用保税区进行逃套汇的漏洞,促进保税区健康发展,根据国家外汇管理法规、规章的规定,现就保税区外汇管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贸易项下进出保税区的免税、保税货物,应当以外币计价结算。其他物品进出入保税区,可以以外币计价结算,也可以以人民币计价结算。
二、保税区内企业(以下简称区内企业)的经常项目外汇收入根据需要可以开立外汇结算帐户,区内企业的资本项目外汇收入可以开立外汇专用帐户。
区内企业原则上在区内金融机构或者区外所在地外资金融机构开立外汇结算帐户和外汇专用帐户。
区内企业开立外汇帐户,应当持申请开立外汇帐户的报告、《保税区外汇登记证》以及规定的材料向国家外汇管理局或其分支局(以下简称外汇局)申请,持外汇局核发的“开户通知书”和《保税区外汇登记证》到开户金融机构办理开户手续。
开户金融机构为区内企业开立外汇帐户,应当在帐号内加“B”,以示区别。
三、区内企业的外汇收入,可以存入其外汇帐户。区内企业将外汇收入卖给外汇指定银行的,应当持《保税区外汇登记证》、从区外购买设备及材料、自用物品的合同或者协议向外汇局申请,由外汇局审核真实性后,凭外汇局的核准件到区内外汇指定银行办理。区内企业的境外借款未
经外汇局核准不得结汇,区内企业向境内中资金融机构借用的外汇贷款(出口押汇除外)和区内中资企业借用的国际商业贷款不得结汇。
四、区内企业所有对外支付和向保税区外支付,持《保税区外汇登记证》、支付协议或者合同及境外或者区外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的支付通知及规定的有效凭证和商业单据,从其外汇帐户中支付,原则上不得购汇支付。
五、区内企业外方投资者的外汇利润、股息、红利汇出境外的,持《保税区外汇登记证》、董事会利润分配决议书、完税证明向开户金融机构申请,由开户金融机构审核真实性后,从其外汇帐户中支付;区内企业外方投资者的人民币利润、股息、红利汇出境外的,应当持《保税区外汇
登记证》、董事会利润分配决议书、完税证明向外汇局申请,由外汇局审核真实性后,凭外汇局的核准件到区内外汇指定银行购汇支付。
六、货物从区外进入保税区或者从保税区进入区外,由保税区外的企业按照《出口收汇核销管理办法》和《贸易进口付汇核销监管暂行办法》及其他相关法规、规章的规定办理出口收汇和进口付汇核销手续。货物从保税区运到境外,或从境外运抵保税区,区内企业不办理核销手续。
七、外汇指定银行为保税区外的企业办理向保税区企业的进口售汇和付汇,必须凭加盖海关“验讫章”、加贴防伪标签的正本进口货物报关单办理,并按照相关法规、规章的规定办理报关单的核对手续。
八、区内、区外的外汇指定银行、区内企业、保税区外企业应当按照本通知及其他法规、规章的规定办理相关业务。对违反本办法的,由外汇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及其他外汇管理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处罚。
九、本通知自1998年9月10日起施行。以前规定与本通知规定相抵触的,按照本通知规定执行。
请遵照执行,并请各分局在施行前转发所辖分支局、金融机构和相关单位,各中资外汇指定银行转发所属分支行。执行中如遇问题,请及时向国家外汇管理局反馈。
国家外汇管理局

一九九八年九月一日

从诉讼费的减、缓、免看北安法院的司法救助

李娜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简称《交纳办法》,自2007年4月1日实施以来,针对北安市人民法院2009-2010年度社会弱势群体进行诉讼费减、缓、免的情况,分析法院对“一心为民,公正司法”司法理念的贯彻应用。
  2009年缓交案件26件,缓交金额20.9万元,2010年1月至10月缓交案件38件,缓交金额14.78万元。两件内无减交、免交案件。
  从诉讼费减、缓、免案件的类型看,无涉及农村乱摊派的行政案件;无请求行政机关保护人身、财产权的行政案件;无申请执行法院裁判文书的执行案件。其中抚育、扶养、赡养案件1件;医疗、交通、工伤事故赔偿案件3件;其他案件60件。
  从以上情况得出以下结论:
  一、北安法院为当事人提供司法救助的案件有增多的趋向而缓交金额却有减少,2009年26件,缓交金额20.9万元,2010年1月至10月38件,缓交金额14.78万元。这是由于一方面法院的整体收案在增多,另一方面,法院为当事人的提供司法救助涉及的案件当事人的也在增多。
  二、《交纳办法》第六章第四十七条规定当事人申请司法救助,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准予缓交诉讼费用:
  (一)追索社会保险金、经济补偿金的;
  (二)海上事故、交通事故、医疗事故、工伤事故、产品质量事故或者其他人身伤害事故的受害人请求赔偿的;
  (三)正在接受有关部门法律援助的;  
  (四)确实需要缓交的其他情形。
  但是最高人民法院统一印制的司法统计表中只列举了涉及农村乱摊派的行政案件;请求行政机关保护人身、财产权的行政案件;申请执行法院裁判文书的执行案件等8种情形,其余的都列入"其他"的行列,这样为了图省事表格设计并不科学,与该条的规定也不相符,导致司法统计不准确,分析也缺乏依据性.建议上级法院尽快制定出科学、规范的诉讼费减、免、缓情况的统计分析表。
  三、人民法院为当事人提供司法救助由减交、免交、缓交的三种情形,逐渐变成现在只有缓交的一种情形,这反映出人民法院严格按照《交纳办法》的规定执行,更多的是采取缓交的司法救助方式,为确有困难的当事人快速立案,让他们打得起官司,体现了法院对“一心为民,公正司法”司法理念的贯彻应用。
  四、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法院的办案经费是有限制的,法院的诉讼费也要受到地方财政"收支两条线"的调控,因此,随着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要求的增多,法院的办公办案经费不得不进行"压缩"。对此,建议财政部门要加大法院经费的投入,另外社会要建立“司法救助基金”,让全社会多来关心社会的弱势群体,共同维护社会稳定.
  五、司法救助是法律规定的制度,它牵涉到全社会的各个阶层。切实解决困难群众“打官司难”的问题,为符合救助务件的困难群体缓、减、免收诉讼费,确保他们依法行使诉讼权,不但关系到法院的执法水平和执法形象,还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人民法院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提供司法救助之路任重而道远.


黑龙江省北安市人民法院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