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法典(商法典-第201至300条)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2 07:44:16   浏览:895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商法典(商法典-第201至300条)

澳门


商法典


[ 商法典 - 目录 ] [ 商法典 - 条文目录 ] [ 第40/99/M号法令 ] [ 商法典 - 第001至100条 ] [ 商法典 - 第101至200条 ] [ 商法典 - 第201至300条 ] [ 商法典 - 第301至400条 ] [ 商法典 - 第401至500条 ] [ 商法典 - 第501至600条 ] [ 商法典 - 第601至700条 ] [ 商法典 - 第701至800条 ] [ 商法典 - 第801至900条 ] [ 商法典 - 第901至1000条 ] [ 商法典 - 第1001至1100条 ] [ 商法典 - 第1101至1200条 ] [ 商法典 - 第1201至1268条 ] [ 商法典 - 词汇索引 ]



第三分节
资本之缴付
第二百零一条
(缴付出资的方式)
一、以现金或非以现金的价值缴付的出资,其票面值应为澳门币一百元或一百元的倍数。*
二、现金出资之缴付以交付至少相等于出资票面价值之澳门币为之,而非现金出资之缴付则以移转至少相等于出资票面价值之可查封之资产予公司为之。
三、如出资之缴付以将对第三人之债权移转予公司为之,而债务人未如期偿还其债务时,股东应在到期日后八日内,以现金代替债权或公司尚未获清偿之部分债权。
四、如财产在缴付日之价值因任何理由低于对其评估之价值时,股东应对该差额负责,并应以现金缴付该差额至出资之票面价值。
* 已更改 - 请查阅:第16/2009号法律
第二百零二条
(非现金出资价值之核实)
一、非现金出资之财产,应在由核数师或核数师合伙编写并附具于设立文件之报告书内加以识别、描述及估价。
二、报告书应在订立设立行为前六十日内编写,其内应载明估价所采用之标准。
第二百零三条
(出资缴付时刻)
一、出资应在订立设立行为时全数缴付,但不影响下数款规定之适用。
二、现金出资得按为每一类公司所定之规定延迟缴付。
三、用以缴付非现金出资之财产,仅得在延迟交付财产对公司有利且在设立文件内注明延迟交付之确定日期之情况下延迟交付。
四、非现金出资之缴付延迟逾一年者,应由核数师或核数师合伙编写新报告书;有关价值低于前评估之价值时,适用第二百零一条第四款之规定。
五、如因第三人之正当行为令公司丧失对股东所给付之财产之权利,或因第三款所指之延迟令资产不能交付时,股东应在出现任何上指事实后八日内,以现金缴付其出资之票面价值。
第二百零四条
(出资缴付之履行)
一、公司对缴付出资之权利不可抛弃或抵销。
二、不如期缴付应付之出资之股东,除须缴付欠缴资本外,亦须缴付有关之迟延利息,并须对因其不履行而引致公司之其它损失负责。
三、在未履行缴付义务期间,股东不得行使相应于尚未缴付之出资部分之公司权利,特别是对盈余之权利。
第二百零五条
(债权人对出资之权利)
一、公司债权人得:
a)行使公司就未缴付但可请求之出资之权利;
b)在可请求出资前,透过法院,促使出资之缴付,但以此对保存其债权之适当担保属必需者为限。
二、对已到期之债,公司得透过履行该债务,反驳债权人之上述请求;对尚未到期之债,公司得透过提供适当担保,或透过因期前支付而作相应扣减之方式履行该债务,反驳债权人之上述请求。
第二百零六条
(相当于半数资本之亏损)
一、行政管理机关从有关营业年度帐目中察觉公司之资产净值低于公司资本额半数时,应按下款规定建议:如股东在因该建议而产生之决议作出后六十日内不缴付使公司财产恢复至公司资本额所需之现金,则解散公司或减少公司资本。
二、有关建议,即使不列入工作程序内,仍应在审查帐目之股东会中提出,或于根据第二百五十九条之规定帐目经司法通过后八日内所召集之股东会中提出,并予以表决。
三、如行政管理机关成员未遵守上两款之规定,或未作出上两款所指之决议,任何股东或债权人得在该情况持续时,向法院声请解散公司,但不影响股东可在公司被传唤后之九十日内注入第一款所指资金;有关诉讼程序在该九十日期间内中止。
第四分节
其它权利及义务
第二百零七条
(出资之用益权及质权)
一、出资之用益权及质权之设定,须遵从为该等出资之移转而订定之方式及限度。
二、除当事人另有明示订定外,作为设质标的之出资之固有权利仍归出资权利人所有,但公司清算后之结余,应在计得质权所担保之债权之本息后交予质权人而余额应交予出资权利人。
三、出资之用益权人有权:
a)按照用益权之存续期间收取获分派之盈余;
b)在股东会中投票;但涉及公司章程之修改或公司之解散之决议除外;
c)在公司清算或将股销除时,对归属设定用益权之出资之金额享有用益权。
四、对涉及公司章程之修改或公司之合并、分立、组织变更或解散之决议,用益权人及所有人须共同行使投票权。
五、对于出资之用益权,凡本法典无规定者,均受《民法典》之规定所规范。
第二百零八条
(向股东取得及转让资产)
一、向出资占公司资本额百分之一以上之股东取得及转让公司资产,仅得以有偿方式为之,且该取得及转让须事先经股东议决通过,而该股东不得投票;但供消费及公司平常业务用之资产,不在此限。
二、在股东议决前,须按第二百零二条之规定核实有关资产之价值,并将该决议在取得或转让之前登记。
三、第一款所指向股东转让及取得之合同,应以文书为之,否则无效;因资产之性质而无须采用其它方式时,以私文书为之即可。
第二百零九条
(信息权)
一、股东有下列之权利,但不影响为每一类公司所作之规定之适用:
a)查阅股东会及倘设有的监察机关的议事录簿册;*
b)查阅关于负担及担保之登记簿册;
c)查阅股份之登记簿册;
d)查阅倘有之出席纪录;
e)查阅按法律或章程规定应在股东会召开前向股东公开之一切文件;
f)在表决前向行政管理机关成员及倘有之独任监事或监事会成员及公司秘书要求提供与载于股东会工作程序内事项有关之任何数据,但该等数据须对清楚了解有关情况为必需者;
g)以书面方式要求行政管理机关提供有关公司管理之报告书,尤其是与公司特定经营活动有关之报告书;
h)要求提供a项至d项所指簿册内之决议或纪录之副本。
二、上款g项所设定之权利得受章程规定之限制;对有限责任股东,并得限定占公司资本一定百分率时方可行使该权利,但在任何情况下,该百分率不得高于百分之五。
三、利用取得之数据侵害公司之股东,须对由此引致之损害负责。
四、股东要求提供数据而被拒绝时,得以说明理由之请求声请法院下令向其提供有关资料。法官须在听取公司意见后十日内作出裁判,而无需其它证据。如请求获批准,拒绝提供数据之行政管理机关成员,应向股东赔偿所有由此而引致之损失及偿还经合理支出之费用。
五、股东获提供之数据为虚假、不完整或明显不清楚时,得声请法院根据第二百一十一条之规定对公司进行司法检查。
* 已更改 - 请查阅:第16/2009号法律
第二百一十条
(公司与股东之间的通信方式)
一、有关应知会股东本人之公司行为,应按公司纪录所载之股东住所,以挂号信通知股东。
二、除公司章程另有规定外,按本卷的规定透过邮递方式作出的通知,可透过发送电子文件至公司纪录所载股东电邮地址的方式作出,但仅以受文股东已预先同意使用这种通讯方式为限,并由公司负责通讯安全。*
三、如未能根据以上两款的规定通知所有股东,则应根据第三百二十六条的规定以公告公布。*
四、股东透过邮递方式对公司作出的所有通知,可透过发送电子文件至公司倘有的电邮地址的方式作出。*
* 已更改 - 请查阅:第16/2009号法律
第二百一十一条
(对公司之司法检查)
一、股东有充分理由怀疑公司在营运上有严重不当情事时,得透过指出该怀疑所依据之事实及该不当情事,声请法院对公司进行检查,以便查明该等不当情事。
二、法院在听取行政管理机关之意见后得下令进行检查,并为此委任一名核数师。
三、核数师应由具有适当权限之实体指定。
四、法院在认为适当时,得要求声请人提供担保,以作为进行检查之条件。
五、经查明存在不当情事时,法院得视其严重性而下令:
a)限期对经查明之不法状态予以纠正;
b)解除对经查明之不当情事应负责之公司机关据位人之职务;
c)解散公司,但以查明之事实构成解散之理由为限。
六、在查明存在不当情事后,有关诉讼费用、第二款所指核数师之报酬及声请人曾合理支付之有关费用,应由公司承担,而公司对就该等不当情事应负责之公司机关据位人有求偿权。
七、如因登记行为未作出或用作登记之文件之内容显示可能存在不当情事,且通知行政管理机关后仍未补正者,登记局局长得声请法院对公司进行相同之检查。
第二百一十二条
(控权股东之责任)
一、控权股东,系指其本身单独占有公司资本额之多数出资,或与其亦为控权股东之其它公司或与透过准公司协议而相联系之其它股东共同占有公司资本额之多数出资,或拥有半数以上之投票权,又或有权令行政管理机关多数成员当选之自然人或法人。
二、控权股东本身单独或透过上款所指之自然人或法人,行使控制权以损害公司或其它股东时,须对公司或股东所引致之损害负责。
三、下列情况尤其得作为损害赔偿义务之依据:
a)令在道德或技术上明显不合资格之人当选行政管理机关成员、监事会成员或独任监事;
b)引致行政管理机关成员、经理、受权人、监事会成员、独任监事或公司秘书为不法行为;
c)以不平等条件为本人或第三人之利益,直接或透过他人与本人作为控权股东之公司订立合同;
d)引致公司行政管理机关或任何公司经理或受权人,与第三人以不平等条件为本人或第三人之利益订立合同;
e)故意令决议获通过,以损害公司、其它股东或公司债权人而为本人或第三人取得不当利益。
四、行政管理机关成员、经理、受权人、监事会成员、独任监事或公司秘书作出或订立上款b项、c项及d项所指之任何行为或合同,或可阻止而无阻止时,须对公司或直接对其他股东所引致之损害,与控权股东负连带责任。
五、故意以所拥有之票数令第三款e项所指决议获通过之股东,以及故意执行该决议之行政管理机关成员,均须对所引致之损害与控权股东负连带责任。
六、由于作出订立或执行本条第三款b项、c项、d项或e项所指之任何行为、合同或决议而导致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有关债项时,任何债权人均得行使公司作为权利人之损害赔偿请求权。
第二百一十三条
(单一股东)
一、宣告一人公司破产后,不论公司是否为公司资本之权利人,只要证实公司财产不专门用作履行有关债务,则公司之单一股东须对公司之一切债务负个人、连带及无限责任。
二、如不按第二百四十二条第一款b项及g项之规定维持公司会计簿册,或公司与股东订立非书面方式之法律行为时,推定存在上款所指财产不专门用作履行有关债务之情况。
第四节
公司机关
第一分节
一般规定
第二百一十四条
(公司机关)
一、公司机关为:
a)股东会;
b)行政管理机关;
c)公司秘书;
d)监事会或独任监事。
二、处于下列任一情况之公司,必须设有公司秘书,以及监事会或独任监事:
a)有十名或十名以上之股东;
b)发行债券;
c)以股份有限公司形式设立;
d)公司资本、资产负债表的金额或收入总额超过补充法规订定的限额。*
三、公司机关之全体据位人,应以书面方式声明接受担任其获选或指定之职务。
* 已更改 - 请查阅:第16/2009号法律
第二百一十五条
(公司机关职务之司法授职)
被选出或被委任担任某一公司机关职务之人受阻碍而不能担任该职务时,得按《民事诉讼法典》之规定声请进行司法授职。
第二分节
股东会
第二百一十六条
(属股东议决权限之事项)
除法律特别赋予之议决权外,股东尚有权就下列事项议决:
a)行政管理机关及监察机关之选举及解任;
b)有关营业年度之年度帐目及行政管理机关报告书;
c)监事会或独任监事之报告书及意见书;
d)有关营业年度盈余之运用;
e)章程之修改;
f)公司资本之增减;
g)公司之分立、合并及组织之变更;
h)公司之解散;
i)按法律或章程规定不属公司其它机关权限之事项。
第二百一十七条
(议决的方式)
一、股东在股东会上所作之决议,须按为每一类公司所作之规定为之。
二、在股东会开会前,应按为每一类公司所定之规定及期间预先召集,并进行其它程序,但在全体股东亲自或透过为此而具备特别权力之代理人出席且无人反对股东会举行之情况下,欠缺召集等之任何不当情事将获补正,但在股东会上仅得议决全体股东明示同意讨论之事项。
三、如全体股东均以适当注明日期、经签署及以公司为收件人寄送的附有议决建议的书面文件声明其投票意向,则股东无须透过股东会进行议决,而公司接收最后一份文件之日,视为以书面方式议决之日。*
四、如公司章程允许,股东亦可根据以下数款规定采用书面表决方式作出决议。*
五、为适用上款的规定,主席团主席或其代任人应将议决的具体建议,连同必要的说明资料以挂号信寄予全体股东,并订定不少于七日的期限让股东行使表决权。*
六、书面表决书中,应指明表决所针对的建议,并表明同意或不同意该建议;对建议作任何变更或附条件的表决,视为不同意该建议。*
七、接收最后一份书面声明之日,视为作出决议之日;遇有股东不作回复的情况,决议视为于既定的表决期限届满时作出。*
八、如有股东因故不能参与一般性表决或就特定事项进行表决,则不得采用书面表决方式作出决议。*
九、按第三款及第七款的规定作出决议后,公司秘书应以挂号信将该决议通知全体股东,如无公司秘书,则由股东会主席团主席或其代任人负责通知。*
* 已更改 - 请查阅:第16/2009号法律
第二百一十八条
(会议)
一、股东有权出席股东会,并在股东会上参与讨论及投票;但法律另有规定除外。
二、股东得委托另一股东、配偶、直系血亲卑亲属或直系血亲尊亲属代理出席股东会,为此,该股东须签署一份致主席团主席之信函,作为意定代理之文书;但章程另有规定者除外。
三、除上款所指的人外,股东亦可委托其它人代表其出席股东会,只要股东已为此而按一般规定将代理权授予该人即可,但公司章程另有规定除外。*
四、主席团主席召集举行股东会时,组成公司机关之人员应列席股东会。*
* 已更改 - 请查阅:第16/2009号法律
第二百一十九条
(因利益冲突对投票权之限制)
在议决事项上,股东与公司有利益冲突时,股东不得亲自或透过代理人投票,亦不得代理其它股东投票。
第二百二十条
(股东常会及股东特别会)
一、股东常会应在每一营业年度终了后三个月内开会,旨在:
a)对有关营业年度之年度帐目及行政管理机关报告书议决;
b)对运用盈余议决;
c)选举行政管理机关成员及监事会成员或独任监事以填补在该等机关出现之空缺。
二、即使未列入工作程序内,股东常会仍得就针对行政管理机关成员而提起之追究责任之诉讼议决,以及就股东会认为应承担责任之人之解任议决。
三、股东特别会由主席团主席主动召集,或应行政管理机关、监事会或独任监事,又或至少代表百分之十公司资本之股东之请求召集而举行。
第二百二十一条
(股东会之召集)
一、股东会由主席团主席按为每一类公司所定之规定及期间召集;但首次举行之股东会,则由股东召集。
二、按法律规定,主席团主席应召集而无召集股东会时,行政管理机关、监事会或独任监事,又或曾请求召集之股东得直接召集股东会,而行政管理机关、监事会或独任监事,又或股东合理承担之开支,则由公司照单偿付。
第二百二十二条
(召集通告)
一、召集通告必须载有:
a)公司之商业名称、住所及登记编号;
b)会议之地点、日期及时间;
c)会议类别;
d)会议之工作程序,并明确说明应交由股东议决之事项。
二、召集通告尚应列出置于公司住所或在公司章程允许下上载于公司互联网网页供股东查阅的文件。*
三、股东会可以下列任一方式举行,但不影响第二百一十七条第二款、第三款及第四款的适用:*
a)在公司住所举行,又或在股东会主席团认为适宜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内其它地点举行,但须在召集通告内指明该地点;*
b)在全体股东一致同意的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外的地方举行;*
c)在公司章程允许并作出规范,且公司能确保会上所作意思表示的真实性及通讯的安全性的情况下,以远距离信息传送方式举行。*
四、如法律或公司章程规定股东会须符合会议法定人数方可就特定事项进行议决,在召集通告内可同时定出下次会议的日期,以便第一次会议出席者未达会议法定人数时,召开第二次会议,但两次会议的日期应至少相隔七日;对一切效力而言,于第二个日期举行的会议视为第二次召集的股东会会议。*
五、召集通告应由主席团主席签署,又或无主席团主席时或属上条第二款所指情况,由任一行政管理机关成员、监事会主席或独任监事,又或召集股东会的股东签署。*
* 已更改 - 请查阅:第16/2009号法律
第二百二十三条
(股东会之运作)
一、股东会会议由一名主席及至少一名秘书所组成之主席团指挥进行。
二、主席团之主席由股东会从股东或其它人中选出;如设有公司秘书,则主席团秘书职务应由公司秘书担任。
三、如未按照上款之规定选出主席或其未出席,由任一行政管理机关成员担任主席团主席;如无公司秘书或其未出席,由主席团主席选定一名股东担任公司秘书。
第二百二十四条
(会议之中断及中止)
一、工作程序所列事项不能在召开会议之日全部讨论时,会议应在随后第一个办公日之同一时间及地点继续举行。
二、得议决中止工作及定出另一开会日期,而该日期与原会议日期相隔不得逾三十日;但不影响上款规定之适用。
三、股东会同一会议仅得中止两次。
第二百二十五条
(多数)
一、未能以法律或章程所要求之票数通过之决议,在任何情况下均视为未作出。
二、根据第二百一十九条之规定,因障碍不能投票之股东之票数,在确定法律或章程所要求之多数时不予计算。
三、票数之分配、股东会开会之法定人数及决议按事项所需之多数,均须遵守法律为每一类公司所定之规则。
第二百二十六条
(投票权之一致性)
一、股东不得在同一表决上以不同意向,投出其所拥有之票数,亦不得部分行使其投票权。
二、违反上款规定时,股东在该表决上所投之票以弃权票计算。
三、代理其它股东之股东,得投异于各被代理人意向之票,以及不行使其本人之投票权或被代理人之投票权。
第二百二十七条
(股东同意之欠缺)
以任何股东或任何一类股东之特别权利为标的之股东决议,在未得到拥有该特别权利之人之明示或默示同意前,不产生任何效力;但法律或章程另有规定者除外。
第二百二十八条
(无效的决议)
一、下列之股东决议无效:
a)在未经召集之股东会上所作出者;但第二百一十七条第二款所规定之情况除外;
b)在任一股东并无根据第二百一十七条第三款的规定以书面方式行使其投票权,又或未按第二百一十七条第五款的规定召集全体股东行使书面表决的权利的情况下,以书面方式作出的决议;*
c)违背善良风俗者;
d)涉及事项因法律之规定或性质无需股东议决,或不载于工作程序者;
e)违反主要或专门为保护公司债权人或公共利益之有关法律规定者。
二、为上款a项之效力,召集通告如未经有权限之人签署,或无载明会议之日期、时间、地点及工作程序,股东会视为未召集。
三、任何人不得自某项决议登记之日起五年后,对决议之无效提出争辩;如决议构成可处罚之犯罪事实而法律规定较长时效期间者,检察院得提出争辩。
四、按第一款a项及b项的规定属无效的决议,可由另一决议替代,而新决议可被赋予追溯效力,但第三人的权利须获保障。*
* 已更改 - 请查阅:第16/2009号法律
第二百二十九条
(可撤销之决议)
一、下列之股东决议可撤销:
a)违反任何法律规定,但不足以导致上条第一款或公司章程规定所指之无效者;
b)在表决前无应股东之要求提供其按法律或章程规定有权索取之有关资料者;
c)在股东会之召集程序存有异于上条第二款所指任一不当情事之情况下作出者。
二、即使股东会或其它股东声明或曾声明拒绝数据之提供不影响决议之作出,仍得以上款b项之规定为依据撤销决议。
三、在法定期间内被声请撤销之可撤销之决议如被股东以另一决议确认,则其可撤销性即告终止;但对撤销有利害关系之股东,仍得令撤销之诉继续进行,以撤销有关决议在确认决议前之期间之效力。
第二百三十条
(撤销之诉)
一、以下者有正当性对决议提起争执:
a)曾参与决议,但所投之票落败之股东;
b)被不当阻止参与股东会,或由于股东会不按正常程序召集而无出席之股东;
c)监察机关;
d)行政管理机关成员或监察机关成员,但以执行决议可引致自身负刑事或民事责任者为限。
二、提出撤销之诉之期间为二十日,自下列日期起算:
a)决议日;
b)自股东获悉决议之日起算,但以股东被不当阻止参与股东会,或股东会不按正常程序召集者为限。
c)如属采用书面表决方式作出的决议,自股东根据第二百一十七条第九款的规定获悉决议之日起算。*
* 已更改 - 请查阅:第16/2009号法律
第二百三十一条
(无效之诉及撤销之诉的共同规定)
一、不论宣告无效之诉或撤销之诉,仅得以公司为起诉对象。
二、即使监察机关提起之诉讼被判理由不成立,公司仍应承担该诉讼之一切负担。
三、宣告决议无效或撤销决议之判决,均对全体股东及公司机关产生效力,即使其非为当事人或无参与诉讼者亦然。
四、宣告无效或撤销,不影响第三人基于执行决议之行为而善意取得之权利。
五、第三人明知或应知悉无效或可撤销之原因时,不视为善意。
六、应公司声请,受理针对决议提出的争执的法院可定出期限,以便该公司在专门召开的股东会上作出另一决议以替代被争执的决议。*
* 已更改 - 请查阅:第16/2009号法律
第二百三十二条
(公司决议的中止)
一、对声请宣告股东决议无效或声请撤销股东决议有正当性之人,得声请法院下令采取保全措施,以中止决议之执行,或声请法院下令中止已执行或正执行之决议之效力。
二、保全措施的声请期限为十日,自第二百三十条第二款a项至c项所指日期起算;如声请人非为股东、行政管理机关成员、监事会成员或独任监事,则自获悉决议之日起算。*
三、声请人应指出其在保全措施上之利益及执行决议、继续执行决议或保持决议效力可引致之损害。
四、《民事诉讼法典》之规定,凡与上数款规定无抵触者,适用之。
* 已更改 - 请查阅:第16/2009号法律
第二百三十三条*
(议事录)
一、股东之决议,仅得以股东会议事录为证,或在容许书面决议之情况下,以载有该决议之文件为证。
二、议事录应载有:
a)会议之地点、日期、时间及工作程序;
b)会议主持人之姓名;
c)在会议上担任秘书职务者之姓名;
d)提交股东会之文件及报告书之说明;
e)建议议决之切实内容及有关表决之结果;
f)对股东投票意向之明确说明,但以其请求为限;
g)主持股东会会议之人或主持下次会议之人之签名,以及担任会议秘书之人之签名。
三、在议事录簿册或活页内,应载明按第二百一十七条第三款及第七款的规定以书面表决方式作出的决议,以及公文书所载决议,而此等文件的副本须于公司存盘。**
四、议事录亦得以独立文件缮立,而股东之签名应经公证认定。
五、任何股东均无义务签署未载入有关簿册之议事录或未载入经适当编号及简签之活页之议事录。
* 已更改 - 请查阅:第6/2000号法律
** 已更改 - 请查阅:第16/2009号法律
第三分节
行政管理机关
第二百三十四条*
(行政管理机关)
一、行政管理机关成员得为法人或具有完全权利能力之自然人。
二、如法人被指定为行政管理机关成员,则应指定自然人作为该法人之代表担任有关职务;该法人须对被指定之人之行为负连带责任。
三、行政管理机关之组成、指定、解任及运作,均应遵守为每一类公司所定之规则,而首届行政管理机关,应按第一百七十九条第三款f项之规定在设立时由股东指定。
四、经作出必要配合后,第二百二十二条第三款的规定适用于行政管理机关的会议。**
* 已更改 - 请查阅:第6/2000号法律
** 已更改 - 请查阅:第16/2009号法律
第二百三十五条*
(行政管理机关之权限)
一、公司行政管理机关有权按为每一类公司所定之规定,管理及代表公司。
二、公司之行政管理机关成员,应常以公司利益及善良管理人之注意为行为。
三、不论是否在章程内明示允许,公司得透过股东会或倘有之董事会之许可,委任经理执行属公司所营事业之任何一项业务,或指定辅助人员作为公司在一定行为或一定合同中之代表,又或透过公证文书委托受权人作出一定行为或一定类别之行为。
四、公司须对第二款及第三款所指之人之作为及不作为负民事责任,此与委托人须对受托人之作为及不作为所负之责任无异。
* 已更改 - 请查阅:第6/2000号法律
第二百三十六条
(行政管理机关成员之代表权及对公司之约束)
一、对于第三人,公司须受行政管理机关成员以公司名义且在法律所赋予之权力范围内作出之行为约束,即使在章程内载有对其代表权之限制,或因股东决议而对其代表权作出限制,甚至该决议已公布亦然。
二、然而,如能证明第三人明知或按情况不应该不知有关行为是在不符合章程之条款下作出,且股东并无作出明示或默示之决议,表示公司对该行为负责,则公司得以章程对代表权所载之限制,或因其所营事业而对代表权产生之限制对抗第三人。
三、不得单凭公司章程之公开,证明上款所指明知有关情况一事。
四、公司对附有行政管理机关成员签名及指出该身分之文件负责。
第四分节
公司秘书
第二百三十七条
(公司秘书)
一、公司得指定一名公司秘书,即使根据第二百一十四条第二款之规定无须指定者。
二、除根据第一百七十九条第三款f项之规定首名公司秘书应由股东在设立时实时指定外,公司秘书由行政管理机关从其成员中,或公司雇员中透过议事录指定及解任;秘书职务亦得由公司为有关目的而聘用之律师出任。
三、公司秘书同时为公司之受权人或行政管理机关成员时,不得以双重身分参与同一行为。
四、秘书不在或因故不能视事时,行政管理机关应从第二款所指之人中指定一人代替之。
第二百三十八条
(公司秘书之权限)
一、除法律或章程所授予之其它职务外,公司秘书尚有权:
a)证实由法律要求之译本之译者所作之译本系忠于原文之声明;
b)负责股东会会议及行政管理机关会议之秘书工作,以及签署有关议事录;
c)在需要时,证实在有关文件上之签名系由股东或行政管理机关成员本人在其面前所签署者;
d)确保倘有之股东会出席名单之填写及签名;
e)促进须登记行为之登记及须公布行为之公布;
f)证实摘自公司簿册之副本或转录本为真实、完整及适时;
g)证实现行章程之全部或部分内容、公司各机关之成员之身分资料及机关据位人之权力;
h)申请认证及负责公司簿册之保管、编列,并使之适时;
i)确保簿册在办公时间及登记所指之存放地点,供股东或第三人公开查阅,该查阅时间在每一工作日不得少于两小时;
j)确保在八日内将最新章程之副本、股东及行政管理机关最新决议之副本,以及在负担及担保登记簿册内之最新纪录之副本,送交或寄送曾申领之有权申领之人。
二、公司秘书作出之上款c项、f项及g项所指证明,为一切法律效力,得替代商业登记证明。
第五分节
监察机关
第二百三十九条
(组成)
一、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监察公司属于由至少三名正选成员组成的监事会或独任监事的权限。*
二、监事会之一名成员或独任监事,应为核数师或核数师合伙。
三、作为监察机关成员之核数师合伙应指定其一名股东或一名雇员在公司履行所获赋予之职务,而在任何情况下该股东或雇员必须为核数师。
四、监事会之其它成员应为具有完全权利能力之自然人。
五、公司章程可许可指定候补成员。*
* 已更改 - 请查阅:第16/2009号法律
第二百四十条
(障碍)
一、下列者不得为监事会之成员或独任监事:
a)行政管理机关成员及公司秘书;
b)公司雇员或非因担任监事会成员或独任监事职务而收取公司报酬之人;
c)上两项所指之人之配偶及三亲等内之血亲或姻亲。
二、核数师或核数师合伙为独任监事或监事会成员时,不得成为公司股东。
三、嗣后出现上两款任一障碍情况时,有关指定自动失效。
第二百四十一条
(监事会或独任监事的选举、解任及报酬)
一、除第一百七十九条第三款f项之规定外,监事会成员及独任监事之选举系透过平常股东会为之,且由其担任职务直至下次平常股东会;在选举时,应同时指定监事会主席。
二、监事会成员及独任监事得连选连任。
三、暂时因故不能视事或已终止职务的监事会正选成员由候补成员代任;属核数师或核数师合伙的正选成员,应由同属核数师或核数师合伙的候补成员代任。*
四、代任已终止职务的正选成员的候补成员,须担任职务至进行填补空缺程序的首次股东会为止。*
五、如无候补成员,又或被选任的候补成员暂时因故不能视事或已终止职务,以致无法填补正选成员的空缺,则须透过于三十日内进行的重新选举填补有关空缺。*
六、监事会成员或独任监事均得透过股东会之股东决议被解任,但须有合理理由且在解任前须给予该等成员或独任监事在股东会上陈述其作为或不作为之理由之机会。*
七、股东会有权订出监事会成员或独任监事的定额报酬。*
* 已更改 - 请查阅:第16/2009号法律
第二百四十二条
(监事会或独任监事之权限)
一、监事会或独任监事之权限为:
a)监察公司之管理;
b)查核公司簿册及作为有关簿册纪录凭据之文件是否符合规定及适时;
c)适宜时,以认为适当方式查核现金帐目,以及属公司之任何种类资产或有价物,或因担保、保管或其它方式由公司收取之财产或有价物;
d)查核年度帐目是否准确;
e)查核公司所采用之计价标准能否正确评估财产及结余;
f)每年编写有关其监察活动之报告书及对行政管理机关所提出之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盈余运用建议书及报告书提出意见;
g)要求会计表册及纪录简易、清楚及准确反映公司之活动及其财产状况;
h)履行在法律及章程内所载之其它义务。
二、核数师为确保帐目审计及报告之正确及完整,有特别义务按特别法之规定,进行必要之查核及检查,但不影响监察机关其它成员之义务。
第二百四十三条
(监事会成员或独任监事之权力及义务)
一、为履行监察机关之义务,监事会成员得共同或单独作出下列行为,或独任监事得作出下列行为:
a)从行政管理机关或倘有之公司秘书取得公司簿册、纪录及文件,以便检查及查核;
b)就任何属其职权范围,或其曾参与或获悉之任何事项,从行政管理机关或倘有之公司秘书取得有关资料或解释;
c)从曾为公司进行活动之第三人,取得适当了解有关活动所需之资料;
d)参与行政管理机关之会议。
二、监事会成员或独任监事有义务:
a)出席股东会会议;
b)出席审议有关营业年度帐目之行政管理机关会议;
c)对所获悉之事实及资料保密,但不影响向检察院举报所有受刑法处罚之不法行为之义务;
d)向行政管理机关报告其所察觉之不当及不准确情事;如有关情事经一段必需之合理期间而仍未纠正,则向下次股东会报告。
三、在执行职务时,监事会成员或独任监事应以公司、债权人及公众之利益,以及以严谨与公正之监察人之注意为行为。
第二百四十四条
(监事会的会议、决议及议事录)
一、监事会主席负责召集及主持会议。
二、监事会得应其任一成员向主席之申请而召开,且至少每季举行会议一次。
三、决议须以多数票通过,且监事会会议在多数成员出席时方可举行,而监事会成员不得将其职务授予他人;当监事会成员人数为双数时,监事会主席所投的票具决定性。*
四、会议后应编写由出席之所有监事会成员签名之议事录,其内应载有所作出之决议,以及由成员自上次会议起所作出之全部查核、监察、其它措施及其结果之简明报告。
五、属以独任监事替代监事会之情况,应至少每季一次将上款所指之报告缮录于有关簿册内,或在适当签署报告后将之附入或以任何方式并入有关簿册内。
六、经作出必要配合后,第二百二十二条第三款的规定适用于倘设有的监事会的会议。*
* 已更改 - 请查阅:第16/2009号法律
第五节
公司机关据位人之责任
第二百四十五条
(行政管理机关成员对公司之责任)
一、行政管理机关成员,须对因违反法律或章程所定义务之作为或不作为所引致之损害向公司负责;但能证实处事并无过错者,不在此限。
二、无参与表决或所投之票落败,且无参与执行行政管理机关决议之行政管理机关成员,无须对该决议所引致之损害负责;该等行政管理机关成员应令其投票意向载于议事录内,否则,推定其所投之票为赞成票。
三、作为或不作为系以股东之决议为依据时,即使决议具可撤销性,行政管理机关成员仍无须对公司负责;但属第二百一十二条第五款最后部分所规定之情况,或决议系由该等成员建议而作出者,不在此限。
四、行政管理机关成员之责任为连带责任,而第一百九十二条第二款之规定适用于成员之间之关系。
第二百四十六条
(责任之排除、限制、放弃及时效)
一、排除或限制行政管理机关成员责任之条款无效。
二、股东通过年度帐目之决议,不导致公司放弃向行政管理机关成员要求损害赔偿之权利。
三、在至少并无占公司资本额百分之十之少数股东投反对票之情况下,经股东明示议决,且损害不会造成明显削弱对债权人保障之状况时,公司方得放弃损害赔偿权,或在该权利方面达成和解。
四、时效期间自多数股东获悉事实之日起算。
第二百四十七条
(公司提起追究责任之诉讼)
一、公司提起追究责任之诉讼,须得到以简单多数作出之股东决议同意,并应自作出决议之日起三个月内为之。
二、提起追究责任诉讼之决议,将导致所针对之行政管理机关成员解任,而股东应在必要时立即指定公司之特别代表行使损害赔偿请求权。
第二百四十八条
(股东提起之追究责任之诉讼)
一、如公司尚未提起追究责任之诉讼,无限责任股东或占公司资本额不少于百分之十之股东,得为公司利益提起有关之诉讼。
二、属上款所指情况,将引致公司按照诉讼法之规定参与有关之诉讼。
第二百四十九条
(对公司债权人之责任)
一、如不遵守主要或专门保障债权人权利之法律或章程之规定,而引致公司财产不足清偿有关债项时,行政管理机关成员须对公司之债权人负责。
二、公司或股东不行使公司作为权利人之损害赔偿请求权时,公司债权人得基于担忧财产担保明显削弱之理由而行使该权利。
三、第二百四十五条第二款、第三款及第四款之规定,适用于本条第一款所指之责任。
第二百五十条
(对股东及第三人之直接责任)
行政管理机关成员亦须依据一般规定,对因执行其职务而直接引致股东及第三人之损害负责。
第二百五十一条
(经理、受权人及其它机关据位人之责任)
一、第二百四十五条至第二百五十条之规定经作出必要配合后,适用于公司之经理及受权人。
二、倘有之监事会成员、独任监事及公司秘书,均须按第二百四十五条至第二百五十条之规定负起有关之责任;如其以应有之注意履行义务,有关损害即不产生时,则亦须对行政管理机关成员之作为或不作为与该等成员负连带责任。
第六节
公司簿册及帐目
第一分节
公司簿册
第二百五十二条
(必备簿册及对簿册的查阅)
一、除法律规定为必备之记帐及会计簿册外,公司尚应配置:
a)股东会议事录之簿册;
b)行政管理机关议事录之簿册;
c)监察机关议事录之簿册,但以设有监察机关者为限;
d)负担及担保之登记簿册;
e)股份之登记簿册;
f)债券发行之登记簿册。
二、上款d项所指之登记簿册,应载明由公司提供之人及物之担保,附于公司财产上之一切负担以及对公司资产之完全拥有或处分之限制;应将有关上指情况之行为或合同之副本,以附件形式附具于登记簿册内。
三、簿册应备存于公司住所或澳门特别行政区内其它地点,属后述情况,应将有关地点通知各股东。*
四、第一款a项、d项及e项所指之簿册,应在每日办公时间内至少有两小时供股东查阅。
五、第一款d项所指簿册,应在上款所指之时间内供任何利害关系人查阅。
六、对载于第一款d项至f项所指簿册内之一切不符合实况之纪录,应由倘有之公司秘书或行政管理机关,以明显但不妨碍阅读有关纪录之方式使之作废;有关之负责人应在其边缘签名及注明作废日期。
七、任何利害关系人,得申请将应载于簿册内之与公司有关之行为记录在簿册内。
八、一经股东或利害关系人申请查阅其有权查阅之任何议事录或簿册之纪录后,应尽快在不逾八日之时间内提供有关副本,而对副本每百字之收费不得超过澳门币一元。
九、自行政管理机关会议之日起三个月后,股东有权查阅该机关会议之议事录或决议纪录,以及取得有关副本;倘有之秘书或行政管理机关认为该等文件之公开不会令公司受到损害而允许时,股东有权在上指期间内查阅及取得有关副本。
十、公司章程可规定簿册可上载于倘有的公司互联网网页供股东查阅,为此,公司可订定登入相关网页的规则。*
* 已更改 - 请查阅:第16/2009号法律
第二分节
公司帐目
第二百五十三条
(营业年度之期间、开始及结束)
一、公司营业年度应以一年计算,且视乎章程所订,得为四月一日至三月三十一日、七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十月一日至九月三十日或一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
二、章程无订定时,公司营业年度自一月一日开始,在十二月三十一日结束。
第二百五十四条
(年度帐目、报告书及建议书)
每一营业年度终了,公司行政管理机关应编制年度帐目、有关营业年度报告书及盈余运用建议书,但全体股东均为行政管理机关成员,且公司并无监事会或独任监事时,无须编制有关营业年度报告书及盈余运用建议书。
第二百五十五条
(行政管理机关报告书)
一、行政管理机关报告书应参照年度帐目,列出公司所从事不同业务之管理状况及进展,并对成本、市场情况及投资作出特别说明,使人容易及清楚了解公司之经济状况及所达到之效益。
二、报告书应由行政管理机关全体成员签名,但任一成员拒绝签署时,该成员应在报告书之附同文件上作出书面解释。
三、年度帐目、有关营业年度报告书及盈余运用建议书,应由提交日在职之行政管理机关成员签署,但前任行政管理机关成员被要求时,亦应提供与其在职期间有关之全部资料。
第二百五十六条
(监事会或独任监事之报告书及意见书)
一、年度帐目、行政管理机关报告书及盈余运用建议书,连同作为其依据之财产目录,应于举行平常股东会日之三十日前交予监事会或独任监事。
二、监事会或独任监事应在平常股东会召集通告发出日或公布尔日之前,编写第二百四十二条第一款f项所指之报告书及意见书。
三、在报告书内应指明:
a)年度帐目及行政管理机关报告书是否正确及完整,是否简易及清楚反映公司财产状况,是否符合法律及章程之规定,以及监察机关是否同意盈余运用之建议;
b)所采取之措施、进行之查核,以及得出之结论;
c)行政管理机关所采用之计价标准及其适当性;
d)任何不当情事或不法行为;
e)认为应对本条第一款所指文件作出之任何修改及有关理由。
四、上条第二款及第三款之规定,适用于监事会或独任监事之报告书及意见书。
第二百五十七条
(债券之发行及公开认购)
一、发行债券之公司之帐目或采用公开认购方式而设立之公司之帐目,亦应交由与公司、独任监事或监事会任何成员无任何关系之核数师或核数师合伙提出意见。
二、上款之规定适用于长期在本地区经营,但章程规定之住所及主行政管理机关不设在本地区之公司。
第二百五十八条
(年度帐目之查阅)
年度帐目、有关营业年度报告书及盈余运用建议书,连同倘设有之监事会或独任监事之报告书及意见书,应自发出或公布平常股东会召集通告之日起,一并置于公司住所供股东在办公时间内查阅。
第二百五十九条
(帐目之司法通过)
一、资产负债表、帐目及行政管理机关报告书,在有关营业年度终了三个月内并无向股东提交时,任何股东得声请法院定出不得逾六十日之提交期间。
二、如在上款最后部分所定期间届满后仍未提交,法院得下令终止一名或多名行政管理机关成员之职务,以及下令根据第二百一十一条之规定进行司法检查,并委任一名司法管理人负责编制涉及自最后一次通过帐目起之整段期间之年度帐目及行政管理机关报告书。
三、年度帐目及报告书一经编制后,应在司法管理人为有关目的而召集之股东会上由股东通过。
四、如股东不通过帐目,司法管理人应按有关检查之范围声请法院予以司法通过,并将有关帐目连同与公司无任何关系之核数师之意见书一并送交法院。
第七节
章程之修改
第一分节
一般修改
第二百六十条
(一般原则)
一、股东有权对公司章程之修改议决;但法律另有规定者除外。
二、如章程之修改引致股东增加出资时,该要求仅对明示同意增加出资之股东有约束力。
三、公司章程之修改应以本地区其中一种正式语文书写。
第二分节
资本之增加
第二百六十一条
(方式及限制)
一、公司资本之增加,得透过新出资或可动用之公积金之并入为之。
二、未完全缴付最初之公司资本或上一次增加之公司资本时,不得议决公司资本之增加。

不分页显示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兰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暂行规定

甘肃省兰州市人民政府


兰州市人民政府令[2005]第9号


《兰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暂行规定》已经2005年12月1日市政府第23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2月1日起施行。

市 长 张津梁
二○○五年十二月八日


兰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市管理,规范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决定》及有关法律、法规之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是指市、县、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以下简称行政执法局)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相对集中行使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城市规划、城市绿化、市政、环保、工商、公安交通等城市管理方面的全部或部分行政管理和行政处罚权。
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建成区、城市规划控制区、远郊县区政府所在地的镇、其他建制镇和各类开发区范围内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
本规定已明确由行政执法局集中行使的行政处罚权,原相关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不得再行使;仍然行使的,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无效。
第四条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实行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和以属地管辖为主、属地管辖与指定管辖相结合的原则。
在城市管理的重点、复杂区域,可以建立和试行群众协管制度,聘用一定数量的群众协管员,协助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进行一般性的监督、管理活动。具体办法,由市行政执法局提出具体方案,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五条 行政执法局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收费和罚没收入实行收缴分离制度,必须全额上缴同级财政。
第六条 建立城市管理举报投诉制度。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对下列行为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举报和投诉;有关部门应当认真受理举报和投诉,及时查处举报和投诉的问题,并向举报和投诉人反馈有关情况:
(一)有关单位和个人违反城市管理规定的行为;
(二)行政执法局及其执法人员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活动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和不作为的行为。
第七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配合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接受管理,不得拒绝或者阻碍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人员依法行使职权。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八条 市行政执法局是全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行政主管部门。市行政执法局所属的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受其委托,承担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具体工作。
市行政执法局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实施本规定;
(二)研究部署全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对全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进行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和检查;
(三)主管全市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
(四)统一调度、指挥城市管理重大综合执法活动和专项整顿治理活动;
(五)市政府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九条 市行政执法局负责或参与管理下列事项:
(一)对城市户外广告进行综合行政管理,负责城市户外广告的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协调和设置审批;其中对利用市政工程设施设置户外广告的,在审批前应当征求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
(二)与市公安交通部门、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城关、七里河、安宁、西固四区主要街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放场(点)规划设置方案,报市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三)对公安部门负责审批的各类大型集会活动进行前置审核,主要就维护市容环境、临时占用市政工程设施、临时占用车行道以外的道路等情况提出具体意见;公安部门在审批各类大型集会活动之前,应当将活动申请书面告知市行政执法局;
(四)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部门分工负责、互相配合,对临时占用城市道路和市政公用设施的行为进行审批管理,并将审批情况相互告知: 
1、临时占用车行道以外道路的,由行政执法局负责审批;
2、临时占用车行道的,由公安交通部门负责审批;
3、工程性临时占用城市道路和市政公用设施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 
4、同时占用车行道、车行道以外道路和其他市政公用设施的,由行政执法局牵头负责,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部门共同研究,统一审批。
第十条 县、区行政执法局在本县、区行政区域内履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行政职责,并接受市行政执法局的业务指导和监督。
县、区行政执法局所属的县、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受其委托,承担本县、区行政区域内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具体工作。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县、区行政执法局在查处违法行为时发生管辖争议的,由市行政执法局裁决;对应当由县、区行政执法局查处的违法行为,县、区行政执法局未予查处的,市行政执法局可以责令其查处,也可以直接查处或者协调、组织县、区行政执法局查处。
第十一条 市、县、区建设、园林、环保、规划、工商、公安、交通等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应当配合市、县、区行政执法局做好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
市、县、区公安机关向同级行政执法局派驻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治安队伍,协助和保障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及时查处暴力抗法、妨碍执行公务等违法行为。
第十二条 行政执法局查处的违法案件,对违法行为需要进行技术鉴定的,应当书面告知有关部门。有关部门应当在法定时限内进行技术鉴定,没有法定时限的在接到告知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进行技术鉴定,并将鉴定结果书面告知行政执法局。
行政执法局查处违法案件时,对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可以在行政处罚后补办审批手续的,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书面告知有关部门。
第十三条 市、县、区行政执法局应当与同级建设、园林、环保、规划、工商、公安、交通等行政主管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联席会议应当定期召开。但遇紧急事项时,经请示市政府分管领导同意,也可以临时召开。联席会议由行政执法局负责组织并由该局局长主持。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下列事项,应当提交联席会议研究决定:
(一)涉及两个和两个以上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重大事项;
(二)需要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协作配合的重大执法活动和专项整顿治理活动;
(三)经部门之间协调,意见仍不统一的重大事项;
(四)涉及行政赔偿或者行政补偿的事项;
(五)需要通报和研究决定的其他事项。
第十四条 市、县、区行政执法局应当与同级建设、园林、环保、规划、工商、公安、交通等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相关事项互相告知制度。
行政执法局作出的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其他有关决定和需要其他行政主管部门进行配合的事项,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书面告知同级相关行政主管部门。
其他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审批许可事项、管理中需要行政执法局进行行政处罚和进行配合的事项,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书面告知同级行政执法局。
第十五条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应当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并保证程序公正。
行政执法局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凡本人、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应当回避。
当事人有权要求前款所列行政执法人员回避。


第三章 综合执法范围



第十六条 违反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依据《兰州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和《兰州市城镇区域限制养犬规定》的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一)随地吐痰、便溺,乱扔果皮、纸屑、烟头等废弃物,以及从高空向下或者从建(构)筑物、车辆向外掷物、泼水的;
(二)在墙壁、电杆、树上涂写刻画,或者未经批准擅自悬挂、张贴宣传品的;
(三)养犬或者放养家畜、家禽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的;
(四)在临街建筑物的阳台和窗外、屋顶、平台、外走廊堆放、吊挂有碍市容的物品,临街建筑物安装空调设备、搭建封闭阳台、设置遮阳雨篷和安全防护网不符合有关规定的;
(五)交通工具破损不洁、带泥行驶或者运输液体、散装物料及废弃物不作密封、包扎、覆盖的;
(六)不按规定时间、地点、方式倾倒、清运、处理垃圾,在市区抛撒纸钱,焚烧树枝树叶和其他杂物,不履行卫生责任区清扫保洁义务的;
(七)临街建筑工地不按规定设置遮挡围栏、围墙,施工作业现场扬尘、泥浆洒漏、污水外流或者不采取必要防范措施,停工场地不及时整理并做必要覆盖,工程竣工、作业完成后不及时清理平整场地和拆除工棚等临时建筑、设施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的;
(八)在城市道路及其两侧、公共场地和设施用地范围内擅自堆放物料,搭建建(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清洗机动车辆,进行屠宰加工作业等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的;
(九)建筑物和设施不符合城市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标准的;
(十)擅自拆除环境卫生设施或者未按批准的拆迁方案进行拆迁,或者损坏各类环境卫生设施及其附属设施的。
第十七条 违反城市户外广告管理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依据《兰州市户外广告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一)未经批准设置户外广告,或者虽经批准但设置的户外广告不符合批准规定并严重影响市容的;
(二)在不得设置户外广告的区域、载体和禁止设置户外广告的场所设置户外广告的;
(三)侵占、损坏、涂污和覆盖城市公共广告栏的。
对超过规定的设置期限未拆除的户外广告、未经批准擅自设置的户外广告、在不得设置户外广告的区域、载体和禁止设置户外广告的场所设置的户外广告,行政执法局应当责令广告设置人限期拆除;逾期不拆除的,由行政执法局予以拆除,拆除费用由广告设置人承担。
利用玻璃幕墙设置大型户外广告或者利用透明玻璃从室内设置透视广告对市容市貌有影响的,按照户外广告进行管理。
第十八条 违反市政公用设施管理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依据国务院《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兰州市市政工程设施管理办法》和《兰州市城市规划区黄河河道采砂管理暂行规定》的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一)未经批准,擅自占用道路和其他市政工程设施或者开挖道路、河道、洪道等市政工程设施的;
(二)在市政工程设施范围内堆放物料、倾倒垃圾等废弃物或者排放污水、地下水,将污水、废弃物倾倒在雨水井或路面的;
(三)不按规定排放污水、地下水,擅自改动、串接排水管道的;
(四)未经批准,擅自在河道、洪道范围内修建建筑物、构筑物、架设桥梁、布设管线、淤河争地、炸山采石、破堤扒口的;
(五)未经批准,擅自在河道、洪道范围内采砂、洗砂、取土、堆弃废渣垃圾、围填水面或者种植有碍行洪植物的;
(六)攀登路灯杆线或者搭线挂物的。
第十九条 违反市政公用设施维护管理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依据国务院《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和《兰州市市政工程设施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予以处罚;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造成人身伤害的,还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一)相关单位对各自设在城市道路上的各种管线的检查井、箱盖和城市道路附属设施的缺损未进行及时补缺或者修复的;
(二)未在城市道路施工现场设置明显标志和安全防围设施的;
(三)占用城市道路期满或者挖掘城市道路后,不及时清理现场的;
(四)依附城市道路建设各种管线、杆线等设施,不按照规定办理审批手续的;
(五)紧急抢修埋设在城市道路下的管线,不按照规定补办批准手续的;
(六)未按照批准的位置、面积、期限占用或者挖掘城市道路,或者需要移动位置、扩大面积、延长时间,未提前办理变更审批手续的。
第二十条 违反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管理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依据《甘肃省实施城市规划法办法》和《兰州市制止和处理违法建设办法》的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一)未向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虽提出申请但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未予立项受理,擅自进行建设,严重影响城市规划实施又不能采取改正措施的;
(二)未取得《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进行建设,或者在批准的临时用地范围内进行永久性、半永久性建设和临时建筑设施期满既不拆除又不向原批准机关申请办理延期使用手续的。
第二十一条 违反城市重点区域规划管理的规定,未向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虽提出申请但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未予立项受理,擅自进行建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依据《兰州市城市重点区域规划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一)影响城市道路两侧景观、占用城市道路以及建设退缩地带的;
(二)占用城市广场、南北滨河路绿化带和其他公共绿地的;
(三)影响黄河兰州市区段两岸地区景观的;
(四)影响火车站、汽车客货运站场、机场、客运码头、城市入口地带景观的;
(五)影响历史文化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等景观的;
(六)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的其他建设。
第二十二条 违反城市园林绿地管理的规定,在城市绿线控制范围和园林绿地保护范围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依据《兰州市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和《兰州市城市绿线及绿地建设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一)攀树折枝,伤害树木、绿篱,践踏绿地草坪的;
(二)依树搭棚盖房,或者在行道树树冠范围和距绿地、绿篱、花坛1.5米范围内设置煎、烤、蒸、煮等摊点的;
(三)在树上钉钉、拴绳挂物、拴系牲畜、倚靠车辆的;
(四)放牧捕猎、焚烧枯枝落叶、生火取暖或者野炊的;
(五)倾倒垃圾、污水的;
(六)设置影响园林景观的标牌的;
(七)堆放物料或者硬化树坑的;
(八)驾驶车辆等作业撞伤、撞倒树木或者损坏园林设施的;
(九)擅自占用或者临时占用城市绿化用地逾期不归还的;
(十)擅自砍伐、移植、修剪树木的;
(十一)损坏城市园林绿地、树木花草的其他行为。
第二十三条 违反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兰州市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办法》的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一)未采取密闭措施或者其他保护措施,运输、装卸或者贮存能够散发有毒有害气体或者粉尘物质的;
(二)未采取防燃、防尘措施,在人口密集地区存放煤炭、煤矸石、煤渣、煤灰、砂石、灰土等物料的;
(三)在人口密集地区和其他依法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内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垃圾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的;
(四)在人口密集地区、机场周围、交通干线附近以及机关、学校、医院和广场等区域内露天焚烧秸秆、落叶、花圈、冥币等产生烟尘污染的物质的;
(五)在城市市区进行建设施工未采取有效扬尘防治措施,致使环境受到污染的。
第二十四条 违反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管理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一)随意倾倒、抛撒或者堆放生活垃圾的;
(二)擅自关闭、闲置或者拆除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场所的;
(三)工程施工单位不及时清运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造成环境污染的;
(四)工程施工单位不按照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进行利用或者处置的;
(五)在运输过程中沿途丢弃、遗撒生活垃圾的。
第二十五条 违反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依据《兰州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的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
(一)未经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在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区域及疗养区、居民区、文教区、风景名胜区、一类混合区使用大功率广播或宣传车的;
(二)采用发出高大声响的方法招揽顾客的;
(三)从室内外或者公共区域发出超标准噪声的;
(四)未经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在禁止作业的区域和时间内进行施工作业产生噪声的。
第二十六条 违反工商市场管理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依据国务院《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的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一)未经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在市区的市场和门店以外摆摊设点、占道经营和搭建棚台推销商品的;
(二)在市区的市场和门店以外无照经营的其他行为。
第二十七条 违反道路交通管理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和《兰州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一)非机动车未按规定地点停放的;
(二)未经批准,擅自挖掘道路或者占用道路进行施工作业的;
(三)在人行道上进行演技、杂耍等占道活动的;
(四)在人行道上堆放物料的。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 拒绝或者阻碍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使职权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行政处罚;采用暴力拒绝或者阻碍执法人员依法行使职权构成犯罪的,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 当事人对行政执法局依照本规定作出的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第三十条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有违法行为的,按照下列规定予以处理:
(一)不作为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机关责令改正;
(二)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违法执法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其上级机关或行政监察机关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并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一条 行政执法局决定拆除违法建筑、棚亭和取缔摊点等设施但行政相对人无过错,属有关部门违反城市管理的规定擅自审批的,按照下列规定予以处理:
(一)由原审批部门承担行政赔偿或行政补偿责任;
(二)对违法审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由其上级机关或行政监察机关追究法律责任,并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三)因违法审批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依法追究对违法审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的经济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二条 市行政执法局应当根据本规定制定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依据及其编制说明、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程序、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文书制作规范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协调办法,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施行。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应当使用格式文书,格式文书由市行政执法局统一制定。
第三十三条 本规定自2006年2月1日起施行。


关于禁止发展、生产、储存和使用化学武器及销毁此种武器的公约(一)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关于禁止发展、生产、储存和使用化学武器及销毁此种武器的公约》的决定

(1996年12月30日通过)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决定: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钱其琛于1993年1月13日在巴黎签署的《关于禁止发展、生产、储存和使用化学武器及销毁此种武器的公约》,同时声明如下:
一、中国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化学武器。《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为实现这一目标奠定了国际法律基础,因此中国支持《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宗旨、目标和原则。
二、中国呼吁拥有庞大化学武器库的国家尽早批准《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以利于早日实现《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宗旨和目标。
三、《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宗旨、目标和原则应当得到严格遵守。关于质疑视察的规定不得被滥用,不得损害缔约国与化学武器无关的国家安全利益。中国坚决反对任何滥用核查规定危害中国主权与安全的作法。
四、在外国遗弃化学武器的国家应当切实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有关规定,承担销毁这些化学武器的义务,尽快彻底销毁遗弃在别国领土上的化学武器。
五、《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应当确实发挥促进化工领域为和平目的的国际贸易、科技交流与合作的作用。《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应当成为规范缔约国之间在化工领域进行贸易、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的有效法律依据。



关于禁止发展、生产、储存和使用化学武器及销毁此种武器的公约(一)

目录
序言
一、一般义务
二、定义和标准
三、宣布
四、化学武器
五、化学武器生产设施
六、本公约不加禁止的活动
七、国家执行措施
八、组织
九、协商、合作和实情调查
十、援助和防备化学武器
十一、经济和技术发展
十二、纠正某一情况和确保遵守的措施,包括制裁
十三、与其他国际协定的关系
十四、争端的解决
十五、修正
十六、期限和退出
十七、附件的地位
十八、签署
十九、批准
二十、加入
二十一、生效
二十二、保留
二十三、保存人
二十四、有效文本
关于化学品的附件
A.关于化学品附表的准则
B.化学品附表
关于执行和核查的附件(“核查附件”)
第一部分:定义
第二部分:一般核查规则
A.视察员和视察助理的指派
B.特权和豁免
C.常规安排
入境点
关于使用非定班飞机的安排
行政安排
核准的设备
D.视察前的活动
通知
进入被视察缔约国或所在国领土和转往
视察现场
视察前情况介绍
E.视察的进行
一般规则
安全
通讯
视察组和被视察缔约国的权利
样品的采集、处理和分析
视察期的延长
情况汇报
F.离境
G.报告
H.一般规定的适用
第三部分:根据第四和第五条以及第六条第3款进行
核查的一般规定
A.初始视察和设施协定
B.常规安排
C.视察前的活动
第四(A)部分:根据第四条销毁化学武器和进行核查
A.宣布
化学武器
根据第三条第1款(a)项(3)目宣布
化学武器
宣布过去的转让和接受
提交销毁化学武器的总计划
B.封闭储存设施的措施与储存设施的准备措施
C.销毁
销毁化学武器的原则和方法
销毁顺序
中间销毁期限的修改
完成销毁的最后期限的延长
详细的年度销毁计划
关于销毁的年度报告
D.核查
通过现场视察对化学武器宣布的核查
对储存设施的系统核查
视察和访问
对化学武器的销毁的系统核查
位于化学武器销毁设施的化学武器储存设施
在化学武器销毁设施采取的系统现场核查措施
第四(B)部分:老化学武器和遗留的化学武器
A.总则
B.关于老化学武器的制度
C.关于遗留的化学武器的制度
第五部分:根据第五条销毁化学武器生产设施和进行核查
A.宣布
宣布化学武器生产设施
根据第三条第1款(C)项(3)目宣布化学武器生产设施
宣布过去的转让和接受
提交总的销毁计划
提交年度销毁计划和年度销毁报告
B.销毁
销毁化学武器生产设施的总原则
关闭化学武器生产设施的原则和方法
化学武器生产设施销毁前的技术维修
化学武器生产设施暂时改装为化学武器销毁设施的
原则和方法
销毁化学武器生产设施的原则和方法
销毁顺序
详细销毁计划
详细计划的审查
C.核查
通过现场视察对化学武器生产设施宣布的核查
对化学武器生产设施及其停止活动的系统核查
对化学武器生产设施的销毁的核查
对化学武器生产设施暂时改装为化学武器销毁设施
的核查
D.化学武器生产设施改装用于本公约不加禁止的目的
请求改装的程序
作出决定前的行动
改装条件
执行理事会和大会的决定
详细改装计划
详细计划的审查
第六部分:根据第六条进行的本公约不加禁止的活动:
关于附表1化学品以及与此种化学品有关的设施的制度
A.一般规定
B.转让
C.生产
生产的总原则
单一小规模设施
其他设施
D.宣布
单一小规模设施
第10和第11款所指的其他设施
E.核查
单一小规模设施
第10和第11款所指的其他设施
第七部分:根据第六条进行的本公约不加禁止的活动:
关于附表2化学品以及与此种化学品有关的设施的制度
A.宣布
全国合计数据的宣布
生产、加工或消耗附表2化学品的厂区的宣布
宣布过去为化学武器目的生产附表2化学品的情况
向缔约国转交资料
B.核查
总则
视察目的
初始视察
视察
视察程序
视察的通知
C.转让给非本公约缔约国
第八部分:根据第六条进行的本公约不加禁止的活动:
关于附表3化学品以及与此种化学品有关的设施
A.宣布
全国合计数据的宣布
生产附表3化学品的厂区的宣布
宣布过去为化学武器目的生产附表3化学品的情况
向缔约国转交资料
B.核查
总则
视察目的
视察程序
视察的通知
C.转让给非本公约缔约国
第九部分:根据第六条进行的本公约不加禁止的活动:
关于其他化学生产设施的制度
A.宣布
其他化学生产设施的清单
技术秘书处的协助
向缔约国转交资料
B.核查
总则
视察目的
视察程序
视察的通知
C.B节的执行和审查
执行
审查
第十部分:根据第九条进行的质疑性视察
A.视察员和视察助理的指派和选择
B.视察前的活动
通知
进入被视察缔约国或所在国领土
最终周界的替代确定
核实所在位置
封闭现场、监视出口
视察前情况介绍和视察计划
周界活动
C.视察的进行
一般规则
有节制的察看
观察员
视察期
D.视察后的活动
离境
报告
第十一部分:指称使用化学武器情况下的调查
A.总则
B.视察前的活动
关于调查的请求
通知
视察组的指派
视察组的派出
情况介绍
C.视察的进行
察看权
采样
视察现场的延伸
视察期的延长
询问
D.报告
程序
内容
E.非本公约缔约国
关于保护机密资料的附件(“保密附件”)
A.处理机密资料的一般原则
B.技术秘书处工作人员的雇用及行为
C.进行现场核查活动的过程中保护敏感装置和防止泄露
机密数据的措施
D.发生泄密或指控发生泄密时适用的程序

序言
本公约各缔约国,
决心采取行动以切实促进严格和有效国际监督下的全面彻底裁军,包括禁止和消除一切类型的大规模毁灭性武器,
希望为实现《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作出贡献,
回顾联合国大会曾再三谴责一切违反1925年6月17日于日内瓦签订的《关于禁止在战争中使用窒息性、毒性或其他气体和细菌作战方法的议定书》(1925年《日内瓦议定书》)的原则和目标的行为,
认识到本公约重申1925年《日内瓦议定书》和1972年4月10日于伦敦、莫斯科和华盛顿签订的《关于禁止发展、生产和储存细菌(生物)及毒素武器和销毁此种武器的公约》的原则和目标以及按该议定书和该公约承担的义务,
铭记《关于禁止发展、生产和储存细菌(生物)及毒素武器和销毁此种武器的公约》第九条所载的目标,
决心为了全人类,通过执行本公约的各项规定而彻底排除使用化学武器的可能性,从而补充按1925年《日内瓦议定书》承担的义务,
认识到禁止使用除草剂作为一种作战方法的规定已体现在有关协定以及国际法的有关原则中,
认为化学领域的成就应完全用于造福人类,
希望促进化学品的自由贸易以及为本公约不加禁止的目的进行的化学活动方面的国际合作及科学和技术资料交换,以求增进所有缔约国的经济和技术发展,
深信彻底而有效地禁止发展、生产、获取、储存、保有、转让和使用化学武器及销毁此种武器是朝着实现这些共同目标迈出的必要步骤,
兹协议如下:
第一条 一般义务
1.本公约每一缔约国承诺在任何情况下决不:
(a)发展、生产、以其他方式获取、储存或保有化学武器,或者直接或间接向任何一方转让化学武器;
(b)使用化学武器;
(c)为使用化学武器进行任何军事准备;
(d)以任何方式协助、鼓励或诱使任何一方从事本公约禁止一缔约国从事的任何活动。
2.每一缔约国承诺按照本公约的规定销毁其所拥有或占有的或位于其管辖或控制下的任何地方的化学武器。
3.每一缔约国承诺按照本公约的规定销毁其遗留在另一缔约国领土上的所有化学武器。
4.每一缔约国承诺按照本公约的规定销毁其所拥有或占有的或位于其管辖或控制下的任何地方的任何化学武器生产设施。
5.每一缔约国承诺不把控暴剂用作战争手段。
第二条 定义和标准
为本公约的目的:
1.“化学武器”是合指或单指:
(a)有毒化学品及其前体,但预定用于本公约不加禁止的目的者除外,只要种类和数量符合此种目的;
(b)经专门设计通过使用后而释放出的(a)项所指有毒化学品的毒性造成死亡或其他伤害的弹药和装置;
(c)经专门设计其用途与本款(b)项所指弹药和装置的使用直接有关的任何设备。
2.“有毒化学品”是指:
通过其对生命过程的化学作用而能够对人类或动物造成死亡、暂时失能或永久伤害的任何化学品。其中包括所有这类化学品,无论其来源或其生产方法如何;也无论其是否在设施中、弹药中或其他地方生产出来。
(为执行本公约的目的,订明适用核查措施的有毒化学品列于关于化学品的附件所载的各附表中。
3.“前体”是指:
在以无论何种方法生产一有毒化学品的任何阶段参与此一生产过程的任何化学反应物。其中包括二元或多元化学系统的任何关键组分。
(为执行本公约的目的,订明适用核查措施的前体列于关于化学品的附件所载的各附表中。
4.“二元或多元化学系统的关键组分”(下称“关键组分”)是指:
在决定最终产品的毒性上起最重要作用而且与二元或多元系统中的其他化学品迅快发生反应的前体。
5.“老化学武器”是指:
(a)1925年以前生产的化学武器;或
(b)1925年至1946年期间生产的已老化到不再能用作化学武器的化学武器。
6.“遗留的化学武器”是指:
1925年1月1日以后一国未经另一国同意而遗留在该另一国领土上的化学武器,包括老化学武器。
7.“控暴剂”是指:
未列于一附表中、可在人体内迅快产生感觉刺激或失能生理效应而此种刺激或效应在停止接触后不久即消失的任何化学品。
8.“化学武器生产设施”:
(a)是指:1946年1月1日以后的任何时间为以下目的而设计、建造或使用的任何设备以及置有此种设备的任何建筑:
(1)作为化学品生产阶段(“最终技术阶段”)的一部分,在设备运转时,流转的物料中含有:
(一)关于化学品的附件附表1所列的任何化学品;或
(二)为本公约不加禁止的目的在一缔约国领土上或在一缔约国管辖或控制下的任何其他地方无需每年使用1吨以上但可用于化学武器目的的任何其他化学品;

(2)用以装填化学武器,除其他外,包括:将附表1所列化学品填入弹药、装置或散装储存容器;将化学品填入构成组装二元弹药和装置的一部分的容器或将化学品填入构成组装一元弹药和装置的一部分的化学次级弹药;以及将容器和化学次级弹药装入有关的弹药和装置;
(b)不指:
(1)合成(a)项(1)目所指化学品的生产能力低于1吨的任何设施;
(2)为本公约不加禁止的目的进行活动时不可避免地附带生产出或曾经附带生产出(a)项(1)目所指的一种化学品的任何设施,但该化学品不得超过全部产品的3%,而且该设施须加以宣布并根据关于执行和核查的附件(下称“核查附件”)接受视察;或
(3)核查附件第六部分中提到的为本公约不加禁止的目的生产附表1所列化学品的单一小规模设施。
9.“本公约不加禁止的目的”是指:
(a)工业、农业、研究、医疗、药物或其他和平目的;
(b)防护性目的,即与有毒化学品防护和化学武器防护直接有关的目的;
(c)与化学武器的使用无关而且不依赖化学品毒性的使用作为一种作战方法的军事目的;
(d)执法目的,包括国内控暴。
10.“生产能力”是指:
有关设施以实际使用的技术工序或在工序尚未运转的情况下以计划使用的技术工序每年能够制造出来的某一种化学品的数量。此一能力应视为等于标定能力,如果标定能力不明,则等于设计能力。标定能力是指通过一次或一次以上试运转证明的生产设施在使产量达到最大的最佳条件下生产出来的数量。设计能力是指理论计算出来的相应产量。
11.“本组织”是指根据本公约第八条建立的禁止化学武器组织。
12.为第六条的目的:
(a)“生产”一种化学品是指通过化学反应而生成此种化学品;
(b)“加工”一种化学品是指一种化学品不转化为另一种化学品的物理过程,例如配制、萃取和提纯;
(c)“消耗”一种化学品是指一种化学品通过化学反应而转化为另一种化学品。
第三条 宣布
1.每一缔约国应至迟于本公约对其生效后30天向本组织提交以下宣布,其中它应:
(a)关于化学武器:
(1)宣布它是否拥有或占有任何化学武器,或者在其管辖或控制下的任何地方是否有任何化学武器;
(2)按照核查附件第四(A)部分第1至第3款的规定,列明其所拥有或占有的或者位于其管辖或控制下的任何地方的化学武器的确切地点、合计数量和详细的存货清单,但(3)目所指的化学武器不在此限;
(3)按照核查附件第四(A)部分第4款的规定,报告其领土上为另一国所拥有和占有的以及位于另一国管辖或控制下的任何地方的任何化学武器;
(4)按照核查附件第四(A)部分第5款的规定,宣布它自1946年1月1日以来是否直接或间接转让或接受过任何化学武器,并具体说明转让或接受此种武器的情况;
(5)按照核查附件第四(A)部分第6款的规定,提供其所拥有或占有的或者位于其管辖或控制下的任何地方的化学武器的总的销毁计划;
(b)关于老化学武器和遗留的化学武器:
(1)按照核查附件第四(B)部分第3款的规定,宣布其领土上是否有老化学武器,并提供所有可以获得的资料;
(2)按照核查附件第四(B)部分第8款的规定,宣布其领土上是否有遗留的化学武器,并提供所有可以获得的资料;
(3)按照核查附件第四(B)部分第10款的规定,宣布它是否在其他国家领土上遗留过化学武器,并提供所有可以获得的资料;
(c)关于化学武器生产设施:
(1)宣布1946年1月1日以后的任何时间它是否拥有或占有或曾经拥有或占有或者在其管辖或控制下的任何地方是否有或曾经有任何化学武器生产设施;
(2)按照核查附件第五部分第1款的规定,具体说明1946年1月1日以后的任何时间其所拥有或占有或曾经拥有或占有的或者位于或曾经位于其管辖或控制下的任何地方的任何化学武器生产设施的情况,但(3)目所指的设施不在此限;
(3)按照核查附件第五部分第2款的规定,报告1946年1月1日以后的任何时间其领土上为另一国所拥有和占有或曾经拥有和占有的以及位于或曾经位于另一国管辖或控制下的任何地方的任何化学武器生产设施;
(4)按照核查附件第五部分第3至第5款的规定,宣布它自1946年1月1日以来是否直接或间接转让或接受过任何化学武器生产设备,并具体说明转让或接受此种设备的情况;
(5)提供其所拥有或占有的或者位于其管辖或控制下的任何地方的任何化学武器生产设施的总的销毁计划;
(6)按照核查附件第五部分第1款(i)项的规定,具体说明为关闭其所拥有或占有的或者位于其管辖或控制下的任何地方的任何化学武器生产设施所将采取的行动;
(7)按照核查附件第五部分第7款的规定,提供其所拥有或占有的或者位于其管辖或控制下的任何地方的任何化学武器生产设施暂时改装为化学武器销毁设施的总计划;
(d)关于其他设施:
具体说明其所拥有或占有的或者位于其管辖或控制下的任何地方的自1946年1月1日以来主要为发展化学武器而设计、建造或使用的任何设施或机构的确切位置、性质和一般活动范围。除别的以外,此种宣布应包括实验室、试验评估场。
(e)关于控暴剂:
列明它为控暴目的保有的每一种化学品的化学名称、结构式和化学文摘社登记号,如果已给定此一号码。此一宣布应至迟于任何变更生效后30天予以修订。
2.一缔约国可斟酌情况自行决定:本条的规定及核查附件第四部分的有关规定不应适用于1977年1月1日以前掩埋在其领土上而且仍然掩埋着的化学武器,或1985年1月1日以前倾弃在海中的化学武器。
第四条 化学武器
1.本条的规定及其详细执行程序应适用于一缔约国拥有或占有的或者位于其管辖或控制下的任何地方的所有化学武器,但适用核查附件第四(B)部分的老化学武器和遗留的化学武器不在此限。
2.用以执行本条的详细程序载于核查附件中。
3.所有储存或销毁第1款所指化学武器的地点均应按照核查附件第四(A)部分的规定,置于通过现场视察和现场仪器监测进行的系统核查之下。
4.每一缔约国应在根据第三条第1款(a)项提交宣布后,立即使第1款所指的化学武器能够接受察看,以便通过现场视察对此一宣布进行系统的核查。此后,每一缔约国不得移动任何此种化学武器,除非将其运往化学武器销毁设施。它应使此种化学武器能够接受察看,以便进行系统的现场核查。
5.每一缔约国应使其所拥有或占有的或者位于其管辖或控制下的任何地方的任何化学武器销毁设施和这些设施的储存区能够接受察看,以便通过现场视察和现场仪器监测进行系统的核查。
6.每一缔约国应按照核查附件的规定并按照议定的销毁速度和先后次序(下称“销毁顺序”),销毁第1款所指的所有化学武器。应至迟于本公约对其生效后2年开始销毁,并应至迟于本公约生效后10年完成销毁。但这不妨碍一缔约国以更快的速度销毁这些化学武器。
7.每一缔约国应:
(a)至迟于每一年度销毁期开始前60天按照核查附件第四(A)部分第29款的规定提交第1款所指化学武器的详细销毁计划;详细计划的范围应包括下一年度销毁期将要销毁的所有储存;
(b)每年至迟于每一年度销毁期结束后60天提交关于第1款所指化学武器的销毁计划执行情况的宣布;并
(c)至迟于完成销毁过程后30天核证第1款所指的所有化学武器均已销毁。
8.如果一国在第6款所规定的10年销毁期之后批准或加入本公约,该国应尽快销毁第1款所指的化学武器。适用于该缔约国的销毁顺序和严格核查程序应由执行理事会决定。
9.一缔约国在作出关于化学武器的初始宣布后发现的任何化学武器,应按照核查附件第四(A)部分的规定予以报告、封存并销毁。
10.每一缔约国在运输、储存和销毁化学武器及对化学武器进行取样的过程中,应最优先地确保人民安全和保护环境。每一缔约国应按照本国的安全和排放标准运输、储存和销毁化学武器及对化学武器进行取样。
11.任何缔约国若其领土上有另一国拥有或占有的化学武器或者其领土上在另一国管辖或控制下的任何地方有化学武器,均应尽最大努力确保这些化学武器至迟于本公约对其生效后1年移出其领土。如果这些化学武器未于1年内移出,该缔约国可要求本组织和其他缔约国协助销毁这些化学武器。
12.每一缔约国承诺与在双边基础上或者通过技术秘书处请求提供安全和有效销毁化学武器的方法和技术的资料或协助的其他缔约国进行合作。
13.在按照本条及核查附件第四(A)部分的规定进行核查活动时,本组织应考虑如何避免同各缔约国间关于核查化学武器储存及其销毁的双边或多边协定发生不必要的重复。
为此目的,如果执行理事会认为:
(a)此一双边或多边协定的核查规定与本条及核查附件第四(A)部分的核查规定相一致;
(b)此一协定的执行充分确保本公约的有关规定得到遵守;而且
(c)此一协定的各缔约国随时将其核查活动的情况充分告知本组织,则执行理事会应决定,在进行核查时只限于采取那些对根据此一双边或多边协定采取的措施起补充作用的措施。
14.如果执行理事会作出第13款所指的决定,本组织应有权监测此一双边或多边协定的执行。
15.第13和第14款的任何规定不得影响一缔约国根据第三条、本条及核查附件第四(A)部分作出宣布的义务。
16.每一缔约国应承担其有义务销毁的化学武器的销毁费用。它还应承担对这些化学武器的储存和销毁进行核查的费用,除非执行理事会另有决定。如果执行理事会根据第13款决定限制本组织的核查措施,则本组织进行补充性核查和监测的费用应依照第八条第7款的规定,按联合国会费分摊比额表分摊。
17.一缔约国可斟酌情况自行决定:本条的规定及核查附件第四部分的有关规定不应适用于1977年1月1日以前掩埋在其领土上而且仍然掩埋着的化学武器,或1985年1月1日以前倾弃在海中的化学武器。
第五条 化学武器生产设施
1.本条的规定及其详细执行程序应适用于一缔约国拥有或占有的或者位于其管辖或控制下的任何地方的任何和所有化学武器生产设施。
2.用以执行本条的详细程序载于核查附件中。
3.第1款所指的所有化学武器生产设施均应按照核查附件第五部分的规定,置于通过现场视察和现场仪器监测进行的系统核查之下。
4.每一缔约国应立即停止第1款所指的化学武器生产设施的所有活动,但为关闭而需要进行的活动除外。
5.任何缔约国都不得为化学武器生产目的或为本公约禁止的任何其他活动建造任何新的化学武器生产设施或改装任何现有的设施。
6.每一缔约国应在根据第三条第1款(c)项提交宣布后,立即使第1款所指的化学武器生产设施能够接受察看,以便通过现场视察对此一宣布进行系统的核查。
7.每一缔约国应:
(a)至迟于本公约对其生效后90天按照核查附件第五部分的规定关闭第1款所指的所有化学武器生产设施,并就此发出通知;而且
(b)在关闭后,为通过现场视察和现场仪器监测进行系统的核查而使第1款所指的化学武器生产设施能够接受察看,以确保设施一直关闭并随后销毁。
8.每一缔约国应按照核查附件的规定并按照议定的销毁速度和先后次序(下称“销毁顺序”),销毁第1款所指的所有化学武器生产设施以及有关设施和设备。应至迟于本公约对其生效后1年开始销毁,并应至迟于本公约生效后10年完成销毁。但这不妨碍一缔约国以更快的速度销毁这些设施。
9.每一缔约国应:
(a)至迟于第1款所指的每一化学武器生产设施开始销毁前180天提交该设施的详细销毁计划;
(b)每年至迟于每一年度销毁期结束后90天提交关于第1款所指的所有化学武器生产设施的销毁计划执行情况的宣布;并
(c)至迟于销毁过程完成后30天核证第1款所指的所有化学武器生产设施均已销毁。
10.如果一缔约国在第8款所规定的10年销毁期之后批准或加入本公约,该缔约国应尽快销毁第1款所指的化学武器生产设施。适用于该缔约国的销毁顺序和严格核查程序应由执行理事会决定。
11.每一缔约国在销毁化学武器生产设施的过程中,应最优先地确保人民安全和保护环境。每一缔约国应按照本国的安全和排放标准销毁化学武器生产设施。
12.第1款所指的化学武器生产设施可按照核查附件第五部分第18至第25款的规定暂时改装用于销毁化学武器。此种改装的设施必须在它不再用于销毁化学武器时立即销毁,并且无论如何至迟于本公约生效后10年销毁。
13.在有急切需要的特殊情况下,一缔约国可请求准许它将第1款所指的一化学武器生产设施用于本公约不加禁止的目的。经执行理事会建议,缔约国大会应按照核查附件第五部分D节的规定,决定是否核准此一请求,并应规定核准此一请求所须满足的条件。
14.化学武器生产设施的改装应做到:改装后的设施不比任何其他用于与附表1所列化学品无关的工业、农业、研究、医疗、药物或其他和平目的的设施更能重新改装成化学武器生产设施。
15.所有改装的设施均应按照核查附件第五部分D节的规定,置于通过现场视察和现场仪器监测进行的系统的核查之下。
16.在按照本条及核查附件第五部分的规定进行核查活动时,本组织应考虑如何避免同各缔约国间关于核查化学武器生产设施及其销毁的双边或多边协定发生不必要的重复。
为此目的,如果执行理事会认为:
(a)此一双边或多边协定的核查规定与本条及核查附件第五部分的核查规定相一致;
(b)此一协定的执行充分确保本公约的有关规定得到遵守;而且
(c)此一协定的各缔约国随时将其核查活动的情况充分告知本组织,则执行理事会应决定,在进行核查时只限于采取那些对根据此一双边或多边协定采取的措施起补充作用的措施。
17.如果执行理事会作出第16款所指的决定,本组织应有权监测此一双边或多边协定的执行。
18.第16和第17款的任何规定不得影响一缔约国根据第三条、本条及核查附件第五部分作出宣布的义务。
19.每一缔约国应承担其有义务销毁的化学武器生产设施的销毁费用。它还应承担根据本条进行核查的费用,除非执行理事会另有决定。如果执行理事会根据第16款决定限制本组织的核查措施,则本组织进行补充性核查和监测的费用应依照第八条第7款的规定,按联合国会费分摊比额表分摊。
第六条 本公约不加禁止的活动
1.每一缔约国在不违反本公约规定的情况下,有权为本公约不加禁止的目的而发展、生产、以其他方式获取、保有、转让和使用有毒化学品及其前体。
2.每一缔约国应采取必要措施以确保只为本公约不加禁止的目的而在其领土内或在其管辖或控制下的任何其他地方发展、生产、以其他方式获取、保有、转让和使用有毒化学品及其前体。为此目的,并为了核实有关活动确与本公约下的义务相符,每一缔约国应将位于其领土上或位于其管辖或控制下的任何其他地方的关于化学品的附件附表1、附表2和附表3所列的有毒化学品及其前体、与此种化学品有关的设施和核查附件中规定的其他设施置于核查附件所规定的核查措施之下。
3.每一缔约国应将附表1所列的化学品(下称“附表1化学品”)置于核查附件第六部分关于禁止生产、获取、保有、转让和使用的规定的限制之下。它应按照核查附件第六部分的规定,将附表1所列的化学品和核查附件该部分中规定的设施置于通过现场视察和现场仪器监测进行的系统的核查之下。
4.每一缔约国应按照核查附件第七部分的规定,将附表2所列的化学品(下称“附表2化学品”)和核查附件该部分中规定的设施置于数据监测和现场核查之下。
5.每一缔约国应按照核查附件第八部分的规定,将附表3所列的化学品(下称“附表3化学品”)和核查附件该部分中规定的设施置于数据监测和现场核查之下。
6.每一缔约国应按照核查附件第九部分的规定,将核查附件该部分中规定的设施置于数据监测和最后的现场核查之下,除非缔约国大会根据核查附件第九部分第22款另有决定。
7.至迟于本公约对其生效后30天,每一缔约国应按照核查附件的规定,就有关化学品和设施作出初始宣布。
8.每一缔约国应按照核查附件的规定,就有关化学品和设施作出年度宣布。
9.为进行现场核查的目的,每一缔约国应按照核查附件的规定,准许视察员察看设施。
10.在进行核查活动时,技术秘书处应避免对缔约国为本公约不加禁止的目的进行的化学活动造成不必要的侵扰,并特别应遵守关于保护机密资料的附件(下称“保密附件”)中载明的规定。
11.执行本条规定应避免妨碍缔约国的经济或技术发展以及为本公约不加禁止的目的进行化学活动方面的国际合作,包括为本公约不加禁止的目的而进行生产、加工或使用化学品方面的科学和技术资料以及化学品和设备的国际交流。
第七条 国家执行措施
一般承诺
1.每一缔约国应按照其宪法程序采取必要措施履行其在本公约下承担的义务。特别是,它应:
(a)禁止其领土上任何地方或国际法承认在其管辖下的任何其他地方的自然人和法人进行本公约禁止一缔约国进行的任何活动,包括针对此种活动制定刑事立法;
(b)不准在其控制下的任何地方进行本公约禁止一缔约国进行的任何活动;并
(c)依照国际法扩大其根据(a)项制定的刑事立法的范围,使此一立法适用于拥有其国籍的自然人在任何地方进行的本公约禁止一缔约国进行的任何活动。
2.每一缔约国应同其他缔约国合作并提供适当形式的法律协助,以便利履行第1款下的义务。
3.每一缔约国于履行其在本公约下承担的义务时,应最优先地确保人民安全和保护环境,并应在这方面酌情同其他国家进行合作。
缔约国与本组织的关系
4.为履行其在本公约下的义务,每一缔约国应指定或设立一个国家主管部门,作为本国与本组织和其他缔约国进行有效联络的中心。每一缔约国应在本公约对其生效之时将其国家主管部门告知本组织。
5.每一缔约国应将其为执行本公约而采取的立法和行政措施告知本组织。
6.每一缔约国应将其以机密方式从本组织收到的与执行本公约有关的资料和数据作为机密特别处理。它应只在本公约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的范围内处理这些资料和数据。并遵守保密附件中载明的规定。
7.每一缔约国承诺在本组织行使其所有职能时给予合作,特别是向技术秘书处提供协助。
第八条 组织
A.一般规定
1.本公约各缔约国特此设立禁止化学武器组织,以实现本公约的宗旨和目标,确保本公约的各项规定、包括对本公约遵守情况进行国际核查的规定得到执行,并为各缔约国提供一个进行协商和合作的论坛。
2.本公约所有缔约国均应是本组织的成员。一缔约国不得被剥夺其在本组织中的会籍。
3.本组织的总部应设在荷兰王国海牙。
4.兹设立缔约国大会、执行理事会和技术秘书处作为本组织的机构。
5.本组织应以尽可能少侵扰而又无碍于及时有效实现其目标的方式进行本公约所规定的核查活动。它应仅要求提供其履行本公约规定的责任所必需的资料和数据。它应采取一切预防措施为其在执行本公约的过程中知悉的关于非军事和军事活动及设施的资料保守机密,尤其应遵守保密附件中载明的规定。
6.在进行核查活动时,本组织应考虑采取措施利用科学和技术的进展。
7.本组织的活动费用应由各缔约国按照联合国会费分摊比额表分摊,但应考虑到联合国和本组织在成员组成方面的差异而加以调整,而且应受第四和第五条规定的限制。各缔约国为筹备委员会分摊的费用应按适当方式从其经常预算分摊额中扣除。本组织的预算应由独立的两部分构成,一部分关于行政费用及其他费用,另一部分关于核查费用。
8.本组织的一成员若拖欠应缴付本组织的款项,而且拖欠数额等于或超过前两整年所应缴付的数额,即应丧失其在本组织的表决权。但是,缔约国大会若认为未能缴付是由于该成员无法控制的情况造成的,可准许该成员参加表决。
B.缔约国大会
组成、程序和决定的作出
9.缔约国大会(下称“大会”)应由本组织所有成员组成。每一成员应有一名代表参加大会,并可由副代表和顾问随同出席。
10.大会第一届会议应至迟于本公约生效后30天由保存人召开。
11.除非大会另有决定,大会应每年举行常会。
12.发生以下情况之一时,应召开特别会议:
(a)大会作出此种决定;
(b)执行理事会提出请求;
(c)任何成员提出请求并得到三分之一成员的支持;或
(d)按照第22款对本公约的实施情况进行审查。
在(d)项以外的情况下,除非请求中另有说明,特别会议应至迟于技术秘书处总干事收到请求后30天召开。
13.大会还应按照第十五条第2款的规定,以修约会议的形式召开会议。
14.除非大会另有决定,大会应在本组织的所在地举行会议。
15.大会应制订其议事规则。它应在每届常会开始时选出其主席和其他必要的主席团成员;他们的任期应至下一届常会选出新主席和主席团其他成员为止。
16.本组织过半数成员构成大会法定人数。
17.本组织每一成员在大会应有一票表决权。
18.大会应以出席并参加表决的成员的简单多数就程序性问题作出决定。关于实质性问题的决定,应尽可能以协商一致方式作出。如果需就一项问题作决定时无法达成协商一致意见,主席应将表决推迟24小时,在此推迟期间应尽力促成协商一致意见,并应在此段时间结束前向大会提出报告。如果在24小时结束时仍无法达成协商一致意见,大会应以出席并参加表决的成员的三分之二多数作出决定,除非本公约另有规定。如果对某一问题是否属于实质性问题有争议,该问题应作为实质性问题处理,除非大会以关于实质性问题的决定所需的多数另有决定。
权力和职能
19.大会应是本组织的主要机构。它应审议本公约范围内的任何问题、事项或争议,包括与执行理事会和技术秘书处的权力和职能有关的问题、事项或争议。它可就一缔约国提出的或执行理事会提请其注意的有关本公约的任何问题、事项或争议提出建议和作出决定。
20.大会应监督本公约的执行,并采取行动促进其宗旨和目标。大会应审查本公约的遵守情况。它还应监督执行理事会和技术秘书处的活动,并可按照本公约的规定就职能的行使向其中任何一个机构发布准则。
21.大会应:
(a)在其常会上审议并通过执行理事会提交的本组织的报告、方案和预算,以及审议其他报告;
(b)就各缔约国按照第7款应缴费用的比额表作出决定;
(c)选举执行理事会成员;
(d)任命技术秘书处总干事(下称“总干事”);
(e)核准执行理事会提交的执行理事会议事规则;
(f)设立其认为按照本公约行使其职能所必要的附属机构;
(g)促进为和平目的在化学活动领域进行国际合作;
(h)审查可能影响本公约的实施的科学和技术发展,并为此指令总干事设立一个科学咨询委员会,使总干事在执行其职务时能够向大会、执行理事会或各缔约国提供与公约有关的科学和技术领域的专门咨询意见。科学咨询委员会应由按照大会通过的职权范围任命的独立专家组成;
(i)在其第一届会议上审议和核准筹备委员会制订的任何协定、规定和准则草案;
(j)按照第十条的规定,在其第一届会议上建立自愿援助基金;
(k)按照第十二条的规定,采取必要措施,以确保本公约得到遵守,并纠正和补救与本公约条款相违背的任何情况。
22.大会应至迟于从本公约生效算起满5年和满10年后1年,以及在该期间内可能议定的其他时间,召开特别会议,以审查本公约的实施情况。此种审查应考虑到任何有关的科学和技术发展。其后每隔5年,大会应为同一目的召开会议,除非另有决定。
C.执行理事会
组成、程序和决定的作出
23.执行理事会应由41个成员组成。每一缔约国应有权按照轮流原则担任执行理事会的成员。执行理事会的成员应由大会选出,任期2年。为确保本公约的有效实施,并特别考虑到公平地域分配,考虑到化学工业的重要性,而且考虑到政治和安全利益,执行理事会应按以下方式组成:
(a)属于非洲的9个缔约国,由位于该区域的各缔约国指定。作为此一指定的一个基本原则,有一项理解是,在这9个缔约国中,有3个成员在一般情况下应是根据国际上报告和公布的数据确定的在该区域具有最重要的本国化学工业的缔约国;此外,在指定这3个成员时,该区域集团应同意还考虑到其他的区域性因素;
(b)属于亚洲的9个缔约国,由位于该区域的各缔约国指定。作为此一指定的一个基本原则,有一项理解是,在这9个缔约国中,有4个成员在一般情况下应是根据国际上报告和公布的数据确定的在该区域具有最重要的本国化学工业的缔约国;此外,在指定这4个成员时,该区域集团应同意还考虑到其他的区域性因素;
(c)属于东欧的5个缔约国,由位于该区域的各缔约国指定。作为此一指定的一个基本原则,有一项理解是,在这5个缔约国中,有1个成员在一般情况下应是根据国际上报告和公布的数据确定的在该区域具有最重要的本国化学工业的缔约国;此外,在指定这1个成员时,该区域集团应同意还考虑到其他的区域性因素;
(d)属于拉丁美洲及加勒比的7个缔约国,由位于该区域的各缔约国指定。作为此一指定的一个基本原则,有一项理解是,在这7个缔约国中,有3个成员在一般情况下应是根据国际上报告和公布的数据确定的在该区域具有最重要的本国化学工业的缔约国;此外,在指定这3个成员时,该区域集团应同意还考虑到其他的区域性因素;
(e)属于西欧及其他国家的10个缔约国,由位于该区域的各缔约国指定。作为此一指定的一个基本原则,有一项理解是,在这10个缔约国中,有5个成员在一般情况下应是根据国际上报告和公布的数据确定的在该区域具有最重要的本国化学工业的缔约国;此外,在指定这5个成员时,该区域集团应同意还考虑到其他的区域性因素;
(f)还有1个缔约国,依次由位于亚洲区域和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区域的各缔约国指定。作为此一指定的一个基本原则,有一项理解是,该缔约国应是以轮流方式从这些区域中选出的一个成员。
24.在第一次选举执行理事会时,有20个选出的成员的任期应为1年,其中应充分考虑到第23款中载明的既定数目。
25.在充分执行了第四和第五条之后,应执行理事会过半数成员的请求,大会可考虑到与第23款所载的关于执行理事会组成的原则有关的事态发展,审查执行理事会的组成。
26.执行理事会应拟订其议事规则并提交大会批准。
27.执行理事会应从其成员中选举其主席。
28.执行理事会应举行常会。在常会闭会期间,应视行使其权力和职能的需要随时举行会议。
29.执行理事会每一成员应有一票表决权。除非本公约另有规定,执行理事会应以所有成员的三分之二多数就实质性问题作出决定。执行理事会应以所有成员的简单多数就程序性问题作出决定。如果对某一问题是否属于实质性问题有争议,该问题应作为实质性问题处理,除非执行理事会以关于实质性问题的决定所需的多数另有决定。
权力和职能
30.执行理事会应是本组织的执行机构。它应向大会负责。执行理事会应行使本公约所赋予它的权力和职能以及大会所授予它的职能。行使时,应按照大会的建议、决定和准则行事,并确保这些建议、决定和准则适当地、不间断地得到执行。
31.执行理事会应促进本公约的有效执行和遵守。它应监督技术秘书处的各项活动,同每一缔约国的国家主管部门合作,并应各缔约国的请求促进其相互间的协商与合作。
32.执行理事会应:
(a)审议本组织的方案和预算草案,并将其提交大会;
(b)审议并向大会提交本组织关于本公约执行情况的报告草稿、关于其本身活动情况的报告以及它认为必要的或大会可能要求的特别报告;
(c)为大会的会议作出安排,包括拟订议程草案。
33.执行理事会可要求召开大会特别会议。
34.执行理事会应:
(a)经大会事先核准,代表本组织同各国和各国际组织缔结协定或安排;
(b)代表本组织就第十条同各缔约国缔结协定并监督第十条中提到的自愿基金;
(c)核准技术秘书处同各缔约国谈判的关于如何进行核查活动的协定或安排。
35.执行理事会应审议其职权范围内影响本公约及其执行的任何问题或事项,包括遵约方面的关注以及不遵约的情况,并酌情通知各缔约国和提请大会注意该问题或事项。
36.执行理事会在审议遵约方面的疑问或关注以及不遵约的情况时,包括除其他外在审议滥用本公约规定的权利时,应与有关缔约国协商,并酌情请缔约国在规定时间内采取纠正措施。执行理事会若认为有必要采取进一步行动,则除其他外,应采取下列措施中的一项或一项以上措施:
(a)将该问题或事项告知所有缔约国;
(b)提请大会注意该问题或事项;
(c)就纠正此一情况和确保遵守的措施向大会提出建议。
如果情况特别严重和紧急,执行理事会应直接提请联合国大会和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注意该问题或事项,包括有关资料和结论。执行理事会同时应将此一步骤告知所有缔约国。
D.技术秘书处
37.技术秘书处应协助大会和执行理事会行使其职能。技术秘书处应执行本公约规定的核查措施。它应执行根据本公约所赋予它的其他职能以及大会和执行理事会所授予它的职能。
38.技术秘书处应:
(a)编制并向执行理事会提交本组织的方案和预算草案;
(b)编制并向执行理事会提交本组织关于本公约执行情况的报告草稿以及大会或执行理事会可能要求的其他报告;
(c)向大会、执行理事会和各附属机构提供行政和技术支助;
(d)代表本组织就有关本公约的执行的事项向各缔约国发送函件并接收各缔约国的来文;
(e)在执行本公约条款的过程中向各缔约国提供技术援助和技术评估,包括评估附表所列的和附表未列的化学品。
39.技术秘书处应:
(a)同各缔约国谈判关于核查活动的进行的协定或安排,交由执行理事会核准;
(b)至迟于本公约生效后180天,协调建立并维持各缔约国按照第十条第7款(b)和(c)项提供的紧急援助和人道主义援助的永久性储备。技术秘书处可检查所储备的物品是否合用。将予储备的物品的清单应由大会根据以上第21款(i)项予以审议和核准;
(c)管理第十条中提到的自愿基金,汇编各缔约国所作的宣布,并于收到要求时对各缔约国之间或一缔约国同本组织之间为第十条的目的缔结的双边协定进行登记。
40.技术秘书处应向执行理事会通报在履行其职能方面出现的任何问题,包括其在进行核查活动中注意到的和其未能通过与有关缔约国协商加以解决或澄清的关于遵守本公约与否的疑问不明确或不肯定的情况。
41.技术秘书处的组成应为:作为主管和行政首长的总干事一名、视察员和可能需要的科学、技术及其他人员。
42.视察团应是技术秘书处的一个单位,并应在总干事的监督下行事。
43.总干事应由大会根据执行理事会的推荐任命,任期4年,可续任一届,但其后不得再续。
44.总干事应就技术秘书处的工作人员任命以及组织和工作对大会和执行理事会负责。雇用工作人员和决定服务条件的首要考虑应是必须确保其工作人员具有合乎最高标准的效率、能力和品格。总干事、视察员或其他专业及办事人员必须由缔约国公民担任。应妥为顾及在尽可能广泛的地域基础上征聘工作人员的重要性。应按照工作人员尽量精简而又可适当履行技术秘书处职责这一原则进行征聘。
45.总干事应负责第21款(h)项中提到的科学咨询委员会的组织和开展工作。总干事应与各缔约国协商任命科学咨询委员会的成员,这些成员应以个人身分任职。委员会成员的任命应以其与本公约的执行有关的特定科学领域的专门知识作为依据。如果适当,总干事也可与委员会成员协商设立科学专家临时工作小组,以便就具体问题提出建议。为实施上述规定,各缔约国可向总干事提交专家名单。
46.总干事、视察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在执行其职务时不应征求或接受任何政府或除本组织以外的任何其他来源的指示。他们应避免可能影响其作为只对大会和执行理事会负责的国际官员的身分的任何行为。
47.每一缔约国应尊重总干事、视察员和其他工作人员所负责任的纯粹国际性,不试图影响他们履行其职责。
E.特权和豁免
48.本组织在一缔约国领土上和其管辖或控制下的任何其他地方应享有为行使其职能所必要的法律行为能力及特权和豁免。
49.各缔约国代表及其副代表和顾问、担任执行理事会成员的代表及其副代表和顾问、总干事以及本组织工作人员应享有为独立行使其与本组织有关的职能所必要的特权和豁免。

不分页显示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